就這樣,姚裕決定下來,胡湖又和姚裕聊了許多經營淮泗的戰略之後,這才告辭離開,回去調整狀態去了。
比及胡湖走後,魯弼賀雄還很是好奇,詢問姚裕道:“主公(大人)啊,您常說二公子鎮守永安,是荊州對李雄的門神。如今,您把二公子調走去淮泗,永安誰來鎮守?萬一李雄知道了二公子走後,帶兵來犯怎麼辦?”
姚裕擺擺手:“放心吧,我心裡有數。二弟雖然調到了淮泗,但永安守將,我心中早有人選。”
二人都一懵:“誰?”
姚裕深吸口氣:“沈林。”
“啊?您把沈林調過來永安,那廬江怎麼辦?”
“讓恭弟和沈承一塊守護。而且,司馬睿被咱們打的已經是元氣大傷了,除非他有一口氣吞滅我們的實力,否則,他是不敢輕舉妄動,圖謀廬江的。”
說是這麼說,但是魯弼賀雄還是有些擔憂,總覺得姚裕這個調動有些太過隨便了。
但姚裕都做決定了,二人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當晚各自回去無話。
次日一早,姚裕召集眾文武議事,做了以下調整。
姚豹繼續領襄陽太守防區不變,沈承升任廬江太守,接替父親沈林的防區。姚恭升任偏將·軍,調往廬江協助沈承。
至於沈林,則是遷為永安太守,接替姚信留下的空缺。
姚信的話,便是率領水軍一千,與胡湖一道趕往淮泗,暗中經營。
在場的眾文武都知道姚裕對淮泗的想法,但他們萬沒想到,姚裕會讓姚信和胡湖一塊去。
萬一胡湖有什麼別樣的想法,那姚信可就危險了。
姚信若是有什麼閃失,對荊州,那損失可就大了。
要知道,姚信是荊州除了姚裕雍據之下的統帥第一人。
他指揮作戰的能力,以及戰場指揮能力,足以撐得起一方天地。
如今,卻要跟隨才投降的胡湖趕往淮泗,這怎麼想怎麼覺得危險。
但姚裕對胡湖很是信任,當眾提拔胡湖為偏將·軍。
不僅如此,姚裕還對荊州武將官職來了個大調整。
總體變故如下,全衍接替雍據升任後留下的蕩寇將·軍職位,姚信接替討逆將·軍,沈承接任奮武將·軍,至於沈承留下的驍騎將·軍職位則是由最近幾場戰鬥中,表現出色的沙摩松接任。
官職調整結束,眾人幾多歡喜幾多愁。
姚裕也沒有閒著,派人將任命送到了汝南全衍,以及廬江沈林沈承父子手中。
等做完這些,他又在襄陽呆了一些時日,將襄陽城一應大小事務都處理完之後,這才啟程返回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