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祖逖越多,姚裕就對他更是佩服。
雖然出身世家,但是卻沒有選擇與其他世家那樣安於享樂。
在整個天下所有勢力軍閥,諸侯豪門,都為了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好處勾心鬥角時,只有祖逖,心懷大志,在一群牛馬之中是顯得那樣的格格不入,堅持北伐。
雖然祖逖失敗了,但是的他的精神無疑是保留了下來。
事實上,歷史上也從來不缺乏這樣一群為了目標甘願奮鬥的理想浪漫主義者。
從季漢的丞相諸葛亮與大將·軍姜維,到東晉初期的祖逖,以及後面的桓溫劉裕,乃至於,千年之後的岳飛等等。都是為了崇高理想,奮鬥到最後一刻的人。
當然了,這裡面桓溫和劉裕差點。
畢竟倆人都帶著私心。
桓溫的北伐只是為了透過戰功獲取威望,好更進一步的掌握朝堂。以至於,白白錯過了許多蕩平中原,收復故都的機會。
劉裕更別說了,草根出身的他本就是想要透過北伐建立軍功,好取代司馬氏的天下。
正因為同時期有他們兩個做對比,才顯得祖逖是那樣的崇高。
心中想到這裡,姚裕對祖逖更加神往。
若是自己能將這麼一張ssr收為己有的話,那該是多好啊。
現如今的祖逖還沒有發跡,正是自己的機會。
而且,姚裕也只認為,只有自己,才配得上祖逖。
像是司馬睿那貨,除了勾心鬥角還會什麼?純純的腦癱罷了。
出於這個目的,姚裕捨棄了洛陽城外等待的文武百官,撇下了皇宮中翹首以盼的小天子司馬熾,率領騎兵不停氣的狂奔,終於,趕到了河陰。
當姚裕率領騎兵加入戰場之際,祖逖正指揮著手下以戰車結陣,抵擋著王彌部眾的衝擊。
數個時辰的苦戰,讓祖逖麾下親族數百人死傷慘重,此時還在戰場上站著的,只剩下了百十人左右。
他的兩個兒子,祖渙祖志,也放棄了騷擾站在了父親身邊。
這會兒的祖逖,手持寶劍站在高處,不避矢石,大聲的指揮著麾下部眾。
然而,人力有窮盡之時,哪怕是祖逖部眾豁出了性命搏鬥,依然是難當王彌大軍衝殺。
見此情形,姚裕不再猶豫,將腰間寶刀抽出望前一指,口中大聲喝道:“阿豹全衍,上。”
話音落下,二人大喝一聲,率領四千騎兵加入戰團。
雖然連續奔走了大半天,騎兵們也覺得異常疲倦,但在姚裕麾下,士兵們永遠都不會抱怨,他們的任務,就是聽從命令。
這是姚裕透過連續的戰鬥,獲取來的超強的威望。
只要姚裕在的地方,士卒們都是瘋狂的。
姚豹手持鳳翅鎦金钂,與端著走水綠沉槍的全衍分左右殺出,像是兩把尖刀一樣,突入王彌陣中。
原本王彌部眾就是山賊出身,說是烏合之眾,都算是誇他們了。
相比較姚裕的荊州軍,這些叛賊在面對突發狀態時的表現不比普通百姓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