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裕輕聲的笑:“江陵蒯家那可是從前朝魏武帝時期便是荊州七大豪門之一,他們家中的藏書,肯定更多。你說,放著這麼一個大蛋糕,我能不心動?去,多找一些刺頭來,讓他們去蒯家找事,我也好找理由動手。”
雍據連濬嘴角忍不住抽抽,雖然知道姚裕這是為了打壓世家,但這個話聽起來,怎麼那麼像是壞人呢?
這不,二人對視了一眼,最後抱拳答是。
繼續吩咐著,針對造紙成功,姚裕下達了許多新的指令。
不管是百姓又或者販夫走卒,凡是家中孩子滿七歲者,都可以送到學堂讀書。所有費用,全都是州牧府承擔。
不管是衣物住宿還是食物費用紙筆墨硯等開銷都一併承擔。
學期共有九年,九年後生員們將會迎來考試,如果透過的,會擇優錄取,安排到各個實權部門實習三到五年,如果政績優秀的,再透過了姚裕親自考核之後,就可以進入關鍵部門擔任要職。
當然了,兩次考試即便是不透過也沒事,每年依舊有重考的機會。
可以說,姚裕此舉,直接將後世,隋唐時期才會出現的科舉制度與他所在的現代社會的高考制度,結合在一起了。
眾人聽了,紛紛感慨姚裕用心良苦。
只是一點,全荊州百姓的孩子不說多,十萬是有的,再加上,汝南還有一百萬百姓沒有南遷過來,到時候,別說十萬適齡的孩子,三十萬都有了。
這麼多孩子,總不能全都在江陵吧。
對此,姚裕呵呵的笑:“不不不,不可能只是在江陵,以後,我會在荊州各地都開放學堂。陶績,你學府中現在有學生多少?”
陶績想了想:“有一百四十五人,大人,怎麼了?”
姚裕道:“這一百四十五人好好教授,他們畢業之後,除了有去地方郡縣工作之外,還可以留下成為各地學堂的負責人。傳授孩子們知識。”
陶績臉上露出難色:“大人,不是我不支援,如果是地方政務的話,這些學子們透過學習以及到任之後的歷練或許還可以掌握,但是如果說教授孩子們讀書的話,多少有點不負責任了。”
姚裕好奇,就問道:“怎麼說?”
陶績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撓著頭:“主要我這水平也不高,教出來的學生,也不怎麼樣啊。”
姚裕大笑:“這沒事,學堂建立,不在一朝一夕。而且,我們只是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讀書認字的環境,具體的領悟,還得看他們自己。更何況,以後我們有的時間,尋找民間人才,進入學堂教學。”
陶績點點頭:“那這可以。”
姚裕嗯了一聲,又環顧眾人,詢問道:“諸位還有什麼意見和想法麼?”
話落地,索弘舉起了手:“主公,我有。”
姚裕就揮手示意索弘說。
只見到,索弘一臉難色,道:“主公,建立學堂可以,造紙也行。只是有一點您得慎重了。現如今,府庫中銀錢只有八百四十七萬了,這些銀錢,用來地方日常開銷都有些不夠,更別說,算上各地駐軍與江陵新兵共計十二萬八千人,這麼多士卒,每天的吃穿用度,就要不少的錢糧。如果只是一般的待遇還好,主要主公您給士兵們定的伙食費太高了。我的建議是,莫不如節省一些,才能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