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裕答應一聲,也沒有隱瞞高侃的意思,就把事情原原本本給高侃說了。
後者聞言大驚,若果真如此,自己大軍就危險了。
“雖然司馬越老謀深算,不過,還是被咱們提前獲知了訊息,不算晚呢。高侃,你去吧,找到江均,讓他去和江蕤談判。”
“那,那另外三路大軍呢?”
“不用擔心,咱們走時,荊州留著有一萬兩千大軍呢,更何況,班表索弘他們都在,不怕山簡。至於廬江的話,有沈林沈承父子在,你覺得陳敏還敢動手?唯一需要忌憚的,也就是南陽衛展了。不過,我已經調二弟回來了。”
聽到這話,高侃鬆了一口氣,他與姚信還是有過共事經歷的,也知道姚信的統兵天分。
當即,高侃就一抱拳,答應聲中離去。
···
很快又過了十天,十天後,就像是楊恩送來的書信那樣,四路大軍都動了。
當然,動雖然動了,可譙郡的江蕤與江東的陳敏,卻沒有那麼給力。
陳敏雖然拿了朝廷的金銀,受了朝廷的官爵,可對他二人,早先與姚裕爭霸江南時接連的挫敗,讓他元氣大傷。
更何況,廬江坐鎮的還是沈林沈承父子,再加上有一個連濬幫忙,陳敏更加不敢動手了。
這不,他只是將兵馬橫貫在長江之上,寸步不敢前進。
至於江蕤麾下萬餘兵馬,則被江均一封書信給勸住。
江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再加上,還有高侃三千兵馬嚴防死守,沒有什麼統兵能力的江蕤見此情形,直接放棄,寫信送給族侄江均。
信中道:我也不打你,你也別打我。我打你贏不了,你打我也不好過。我來,只是奉了朝廷的命令,非我本願。你如果能擊潰其他三路大軍,那我老老實實的撤走,若不能,就別怪我不念叔侄情分。
當江均將這封書信送給姚裕,姚裕心中大為歡喜,把軍中五千騎兵交給姚信,更點猛將賀雄助戰,去對付已經侵入了汝南地界的衛展。
反正攻城對峙期間,也用不上騎兵。
索性讓姚信賀雄帶著這些騎兵,把衛展打回去。
接到命令的姚信馬不停蹄,統帥五千騎兵,急行軍三日,及時趕到陽安縣,將衛展前軍攔截。
同一時間,分兵分別騷然江陵與江夏的山簡,也已經與班表交上了手。
襄陽作為荊州重鎮,這裡屯兵常年保持三萬左右。
雖然早先王澄求援,山簡派遣大將杜蕤統兵兩萬救援被打敗,但後面收斂敗兵的山簡重新得兵兩萬五千多人。
他也是感知到了如果自己這會兒再不響應司馬越動手,那麼,等姚裕騰出手來,肯定會收拾自己的。
當即,他就留五千餘人守城,剩下兩萬大軍,統統出城,一路向江陵,一路向江夏。
得知這個訊息的班表一邊給姚裕修書,一邊派遣孫奕姚範王玄策領兵五千,前往宜城防衛,一方面,又讓陳忠文續,姚慶姚苞父子四人帶領五千兵馬,前往江夏竟陵,攔截山簡大軍東進道路。
一時間,姚裕麾下地盤,戰火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