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陶績說的輕鬆,但救命之恩,哪有這麼簡單。
這不是,姚裕又是千恩萬謝,只是感謝的同時,他又有了新的疑惑。
如果陶績所說屬實,自己與他就剛來細陽縣的時候見過一面,那為啥他站出來救自己呢。
自己和他也沒有什麼交情啊。
把心裡頭的想法問出來,陶績沉默了。
有半天,他方才開口道:「因為大人您是個好人,是一心為民的好官。您不能死,更不能死在這些宵小手中。」
姚裕一臉詫異的神情望著陶績。
心說開玩笑吧,我來細陽縣這麼多天了,可是啥事都沒有幹啊,就抓了一個滿宜,你是怎麼看出來我是好官的?
可能也意識到了姚裕的想法,陶績便笑著解釋:「大人您不用這麼看著我,我是細陽縣的主簿,細陽縣大小卷宗都在我這裡放著。所以,您讓陳忠大人調集卷宗的事情我全都知道。」
「就這你就敢判定我是好人?」
「當然不是,最主要的,還是您敢抓滿宜。而且,還派人蒐集滿宜的罪證。從這一點上來說,您是真的打算懲戒滿宜,而不是做做樣子的。所以,我認定您是好官。」
「你就不怕我這是故意這麼做的,好訛詐滿家麼?」
「您如果是訛詐滿家的話,會把滿宜掛起來麼?」
一句話,問住了姚裕。
他沉默了足有半天:「你是羅倥升任的主簿,我殺了羅倥,按理來說,你應該仇視我才對,如今,卻救了我的性命。」..
陶績深吸了一口氣:「實不相瞞大人,從您剛來的時候,我並不這麼想,更不清楚您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所以,這些天我一直都在觀察您。否則的話,我剛才也不會出手救下您了。雖然我是羅倥提拔的主簿,但並不代表我就贊同他對百姓們的態度。」
說到這裡,陶績便將心裡話對姚裕說了。
他原本是細陽縣寒門出身,自小博學多才,只是因為出身問題,走不到更高的位置罷了,最後不得志,便不再沉浸官場,而是賦閒在家,開學講課。
他能結識細陽縣各大世家家主,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後來,羅倥做了細陽縣的縣令,為了接近各大家主,便請陶績出山擔任自己的主簿。
一開始,羅倥表現的很是親民,因為這個原因,陶績便出山幫他了。但萬沒想到,那都是他的偽裝。
在透過陶績認識了各大家主之後,羅倥便不再裝模作樣,撕下了自己的面具。
他與家主們聯合欺壓百姓,魚肉鄉里。
意識到自己上當的陶績悔恨不已,想要辭官,卻害怕自己這一走,羅倥徹底沒有人管教。
再怎麼說,陶績聲望在這擺著,有他在,羅倥也不敢太過分。
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在,陶績就一直違心的在羅倥手下做事。
後來,羅倥招惹了姚裕被殺,姚裕兼任細陽縣縣令。陶績在打聽過姚裕縣的行為之後,內心又開始活絡起來。
如果姚裕真的是一心為民的父母官,那麼,自己就是主動拜入也不是不可以。
這不,正是透過這些天的觀察,加上姚裕對滿家出手的態度,讓陶績徹底折服。在剛才姚裕被追殺的時候,毅然決然出手,將姚裕庇護。
聽聞陶績說完這些,姚裕恍然大悟。
感情陶績也是個一心為民,但是卻不得志的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