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這番告饒的話語之後,但見這王玄策隨即呈上了這兄弟二人想打劫的寶物:粉色珍珠和瑪瑙酒杯。只聽他這樣說道:“啟奏陛下,當初這兄弟二人,正是看中了列國贈送給我們的這兩件寶物,在要挾不成的情況之下,就起了歹意,才有了當時的不義之舉。”
隨著這兩顆寶物,呈送到李世民的跟前,李世民細細的端詳一番之後,發現也確實別緻;不過他依舊微微一笑到:“我大唐地大物博,富有四海,就這兩件寶物,有何稀罕的;爾等真是愚昧,列國既然贈送給了我大唐,就是我大唐之物;如若當時,你們能夠遣使來我大唐,說明情況之後,我想這兩件寶物,我斷然會回贈爾等,你們怎麼有今日之禍呢?”
當普拉摩聽聞李世民的話語和王玄策當時所闡述的如出一轍之時,隨即長嘆一聲,悔不當初聽從王玄策的辦法……
於是這李世民接著又說道:“聽聞爾等這一番罪過,打劫我大唐使團,讓五印度橫生戰火,讓百姓生靈塗炭,實在是該死,但是念爾等也是王族出身,今日已經到了我大唐,也沒有了禍亂的能力,所以,就暫且繞下你們的這條性命吧!賜一宅院,在我長安城養老吧!哦,對了,既然你們這麼喜愛這兩件寶物,就賜給你們吧!”
李世民,說話之間,就讓小黃門,將這兩件寶物,賜給了阿羅那順這一家三口……當這三人,望著這兩件寶物之時,也是淚水漣漣,悔恨異常,連連叩謝李世民的不殺之恩……
觀此一幕,李世民接著又對在其身旁侍立的太子李治說道:“既然這也是戰功一件,就有你代表朕,獻俘於太廟,告慰祖宗的在天之靈”
李治聽聞這番榮寵之後,趕忙跪在這御階之上,叩謝父皇的恩典……
這一事已了,緊接著,王玄策隨即又呈送上了這五印度列國,贈送於李世民的國禮;當看著這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鋪滿整個太極殿的時候,列位臣工也是驚呆了,看著這一件件雕琢的甚是精美的寶物,李世民與眾位臣子也是為之大喜。一方面連連誇獎王玄策等人,一方面又令內庫收好這些厚重的國禮!
而在這國禮之中,王玄策最為中意的就數這紅糖的製作之法,以及拘摩羅王贈送的絲瓜種子;當他將這紅糖的製作之法,細緻的講述給眾人傾聽之後,同時還呈送上這紅糖之後,眾人才明白原來還有如此攜帶方面的甜品,也是為之大喜。自此以後,這紅糖就在大唐推廣開來,同時還被中國匠人經過提純,而製作出了白砂糖……
當看到這種子之時,李世民詫異的問到:“愛卿,這是何物?莫非和泥婆羅國進攻給我們的作物一樣!”
“啟奏陛下,此物,喚做絲瓜,開黃色小花,結綠色細長果實;即是蔬菜,也是觀賞花卉;在果實成熟之時,去皮之後即可使用;當果實長老以後,也是洗刷器物的完美工具”王玄策端正的回覆到。
聽得又為大唐引進一作物,李世民再次大喜……
隨著這列國國禮的敬獻完畢;王玄策接著就呈現出了這壓軸之物,就是這國寶中的國寶,佛牙舍利……
當王玄策拿出此物之時,儘管這朝堂之上列位臣工,以及李世民均不知道此乃何物;但是也來參加這次朝會的玄奘法師,確是深明此乃何物。觀此一幕,為之大驚。趕忙問到:“不知王長史此物時如何得來,可有血光纏繞?”
因為玄奘法師深知這佛家至寶一切講究隨緣,如若是隨緣得來,則可庇佑國家風調雨順;如若是因為這刀兵得來,不僅不能夠保佑萬民,更可能將國家帶入無盡的災難,故而有此一問。
聽得玄奘法師問起,眾人以及李世民均詫異的望向了王玄策。但聽他微微頓了一下神之後說道:“請法師放心,此物絲毫未曾有血光纏繞”
看著玄奘法師滿意的點了點頭,王玄策接著又說道:“此物名喚佛牙舍利,是佛陀圓寂之時,依留在世間的兩顆佛牙之一,乃是釋門至高無上的聖物。自從阿羅那順篡奪王位之後,在這五印度大地行梵滅釋,五印度佛教慘遭浩劫,戒賢法師為了讓這顆佛教至寶,在其應有的地方大方異彩,故而就細心收藏。當玄策提三尺長劍,平定了這五印度的戰亂之後,親往這那爛陀寺以帶去陛下和玄奘法師的關懷之語,不曾想,他竟將此物,執意傳至咱們大唐;在推脫不掉的情況之下,我只能將此物,帶了回來,獻於陛下。”
當李世民,聽得這番話語之時,也是為之大喜。深感這王玄策真是徹徹底底貫徹了自己的仁政之舉,故而朕心甚慰!隨即走下這龍椅,細心的接過這佛牙舍利認真的觀瞻了一番之後,對玄奘法師說道:“法師,不知此物該如何供奉?”
但聽玄奘法師誠心的回到:“為了安全起見,應該建塔供奉,以求可以庇佑我大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李世民聞之,亦是大喜:“既如此,就將這佛牙舍利供奉在這大興宮的佛光寺中吧!”
李世民端詳著王玄策,看著自己派遣的使節,竟有這樣一番功勞,也很是欣慰,於是就接著說道:“著即,提升王玄策為朝散大夫,官至正五品上。賞賜黃金百兩,列國進貢之物,可以任意挑選一件,一併賞賜與你。同時將此次出使的眾位使節們的功勞,擬一條陳,一併奏朕,著即恩准!”
聽得李世民這般恩寵,王玄策隨即引著周曾陳茂材,再次叩首謝恩……
歷史的長河滾滾,王玄策第二次出使西域,不僅展現出了異樣的風采,更讓大唐的威名遠播四方。隨著太子李治,獻俘於太廟的儀式的結束;阿羅那順這一家三口的日子,在這長安城中,才算徹底的安定了下來……
這一日,王玄策突然,很想見見這個故人,故而就帶著周曾陳茂材,來到了這京城軟禁他們一家三口的宅子……
隨著瑟瑟的秋風,王玄策三人與他們一家三口就在這院子裡的石凳上落座。但聽他們的談話是這樣的。
“這輩子,不知你還有什麼遺憾?”
“這一切,都是我等做作孽,既然已經領略了大唐的雄風,還能說些什麼呢?好在,我們一家三口還活著,這都是陛下的仁慈呀?”
“你都沒有一點感慨嗎?”
“有,但是又能作甚?早知大唐如此強盛,早知陛下如此仁慈,怎會有當日之舉?”
……
一番攀談之後,王玄策,隨即溘然而去……
隨著細風的吹拂,但見這大興宮內,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妃子,正在這佛光寺,最高層的佛堂之中,觀瞻這佛牙舍利……看著這個色澤如黃的佛教至寶,也徹底勾起了這個妃子的興趣,此人正是現如今的武媚娘……
編者說:第二卷正式寫完,明天開始第三卷。第三卷主旨就是佛頂骨舍利以及佛指舍利的迴歸大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