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不好意思了?,這一回我得把你們喜愛的戒日王給寫死了。原諒我吧,不然咱們的故事沒發繼續下去了(???ε???,下面是正文:
到了這殑伽河畔,阿羅那順按照慣例,接著戒日王之後,就劃定了一塊頗為安靜的河流。戒日王看了看很是滿意之後,就隔著帷幔換了衣服,入了這殑伽河沐浴。
一眾侍衛跟隨阿羅那順和利羅闍王子則在河岸旁,嚴加警戒。因為這戒日王沐浴之後,常有游泳之習慣;時而鑽入水中,時而在水中閉氣;所以今日面對這樣的一幕,侍衛們也不曾有絲毫的疑惑。
只見這時,戒日王又是一個猛子,一頭扎入這殑伽河中;而這一次,閉氣之長,潛水之久,是眾人所不曾預料到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也都甚為奇怪:這一次戒日王為何沉下去如此之久。隨即就議論紛紛,心中打著嘀咕,而這利羅闍王子在和阿羅那順在岸上交談之時,看到戒日王這次竟然潛入這麼久,而不曾出來,也是為之一驚。
利羅闍頓感情況不對,就趕忙招呼侍衛,速速下水搜救戒日王。
當然,此時的阿羅那順注視的不是戒日王,而是在水中露出的一根,兩寸來長的蘆葦杆。隨著蘆葦的遠去,這那羅那順已經明瞭,他已經得手。心中默默禱告這,果然梵天庇佑。
看著戒日王依舊沒有回應,此時的利羅闍王子已經顧不上太多,隨即就跟隨侍衛跳入了這殑伽河中,一邊呼喊這戒日王,一邊急急切切的搜救這。
阿羅那順,不由得一個冷笑。為了展現他的仁慈之心,也跟隨這利羅闍的後塵,展現出急急忙忙的樣子,跳入了這殑伽河中,急急切切的“尋找”這戒日王。
隨著搜尋圈子的縮小,沒多大一會,這戒日王的屍體就從水中漂浮了起來……
原來,這阿羅那順尋覓的水性甚好之人,利用一杆空心蘆葦,身背鐵塊,已經早早的潛伏在這殑伽河內。雖說侍衛層層守護,但是隻看到水面上空無一物,萬萬不曾想到水下竟還有人。
當他看到戒日王沐浴完畢,游泳嬉戲之時,瞅準了戒日王潛水之時機;隨即一把拉住了這戒日王,使他絲毫不曾掙扎出水面,故而也就溺亡在這殑伽河內……
歷史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不曾知道其姓名,更不曾瞭解其底細,但是他卻做了一件承前啟後,承上啟下的事情;不僅更改了五印度歷史的走向,更讓七世紀的五印度再次四分五裂……
喜怒哀樂,刀光劍影,功名利祿,興亡過首,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不外乎一個利字當頭。青史幾行姓名,恆河無數屍首!
一個王朝,頗為鬆散的聯盟,隨著一個強勢人物的黯然離場,境況自然是分崩離析。雖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各方勢力互不依附,互不團結,原本已經貌合神離的處事方式,必將擺在檯面上前來訴說……
當眾人看到漂浮於水面之上的戒日王遺體,一干侍衛隨即圍攏了上去,在利羅闍王子和阿羅那順的引領之下,立即將已經毫無氣息的戒日王,營救上了河畔!
儘管多種施救措施的依次進行,可是這一切都顯得是如此的徒勞。這次的戒日王不會再這麼幸運了,雖說如此,但是這利羅闍王子絲毫沒有放棄營救的意思;不停的按壓這戒日王,他只想將這個尊貴的舅父挽救回來。此時他來不及哭泣,來不及想太多,腦海之中充斥的都是各種施救的方法。
此時的阿羅那順震驚了,雖說他心中已經有了不少的欣慰。但是面對如此瘋狂的利羅闍王子,他趕忙將其拉住了,因為他真的害怕,他將戒日王給救了過來。隨即嚴肅的對他說道:“王子請冷靜,大王已經去了,咱們應該處理好後世才是!”
此刻的利羅闍,面對如此糟糕的一幕,不僅心智是空的,腦海之中更是一團亂麻。於是,帶著哭泣之音對阿羅那順說道:“此刻我只想好好的陪著舅父,就有勞國相代為處理一切吧。”
隨著他這句話語的出口,那羅那順內心之中不由得為之一笑。因為他已經明瞭,利羅闍已經一步步走入了自己的圈套之中。
其實這阿羅那順,已經和其妻子阿爾米塔計劃好了一切。於是,這所有的一切均按照應有的計劃,有序的進行著。
那羅那順緊接著就傳下令去:大王不慎溺亡,為防止五印度再生戰亂,所以暫且秘不發喪。僅僅只告知了,這曷利沙國的大臣。
隨著他這一政令的下達,沒多久他就掌控了這曷利沙國所有的軍隊。
按照五印度原有之葬禮規矩,這戒日王在殑伽河中溺亡,就應按照應有之風俗,在殑伽河畔搭建靈棚,然後擁立太子繼位。再有新國王主持這老國王之葬禮……
可是這戒日王特別就特別在這個地方,不曾留下子嗣,更沒有立下太子。雖說這利羅闍王子一直在宮中養育,但至畢竟只是其外甥,至今日僅僅只有劫比他國王子的名分。所以與阿羅那順的位置一樣,甚至細糾起來,還不如國相阿羅那順。
雖說利羅闍很是寬厚仁慈,在大臣之中也有一些威信,但是面對掌控全國武力之阿羅那順,這都不算什麼。於是乎,伴隨著大臣們的到來,就在這殑伽河畔商議起了這新國王繼位之事。
只聽其中擁護利羅闍王子的一位大臣說到:“大王既然已經溺水仙逝,自然應該擁立新君,雖說大王生前不曾留下遺囑,但是利羅闍王子自幼就在宮中長大,大王更是視同己出,故而應該按照應有之禮節,繼承王位。續寫我曷利沙國之輝煌”
只見這時候,利羅闍王子依舊扶著戒日王之屍體,甚為悲傷的哭泣著說道:“大王剛剛離去,屍骨未寒,你們就這樣推舉我繼承王位,這讓大王如何想,讓天下臣民如何想,萬萬使不得!”
緊接著另一位老臣,扶著甚是傷心的利羅闍王子勸諫到:“請王子殿下節哀,大王已去,國不可一日無君,自應有新的國君繼位,好好安葬這大王才是”
隨著此人的話音剛落,一部分利羅闍的親信,就隨聲附和和勸諫這。
面對如此一幕,這利羅闍也稍稍的冷靜了下來,早上還頗為健談的戒日王,這就一眨眼之功夫,人就沒了。隨著他混亂思緒的理順,再經過這一眾大臣的苦苦相勸,利羅闍再次回想起早上前往殑伽河的路上,戒日王說過的一些話語,似乎明瞭了一些……
針對如此景緻,利羅闍能夠順利繼承王位嗎?請看下節……
編者說:世事無常,很多事情即是偶然也是必然;一代英主的突然溺亡,雖說讓所有人均措手不及,但是這也暗合了權利鬥爭的必然結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