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景恆聽陳雷這麼一說,趕忙放下手頭的文案,不曾抱有絲毫希望的他,吃驚中帶著些許詫異與激動。他料想這定是王玄策把事給辦成了!激動之情溢於心間,欣喜之色染於眉梢;有了這五千匹戰馬,到達涼州指日可待。可是詫異之中卻帶著不少隱憂:這王玄策就憑一張嘴,借到五千匹軍馬,這能量真是不可預估呀!此刻他又陷入了沉思之中,踱著步,在大帳內思索這。
而陳雷看著這麼一幕,就帶著幽怨的神情埋怨到:“大哥呀,這都火燒眉毛了,還不列陣以待,想啥呢你!”
聽聞陳雷這麼一說,李景恆輕鬆的回道:“走,出去看看”
站在營寨的高處,卻見這陳雷,手持四指寬的大刀,身披數十斤的重甲,準備隨時迎戰。而李景恆看著他如臨大敵的模樣,就嘚瑟他到:“看看你這裝扮,啥怕呢,不就是五千匹馬嗎,真是的!”
不大一會,這五千匹軍馬已經到了這營寨之外,正如李景恆所料,的確是王玄策攜馬歸來!眾將士一看是他,都很是驚訝!這……這是怎麼回事。而陳雷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經李景恆這麼一解釋,稍稍明瞭了一些。
隨著營門的大開,李景恆領著眾軍校紛紛迎了出來,拉著王玄策的手欣慰的誇獎到:“這事,多虧了賢弟,萬萬沒有想到賢弟,竟能促成如此大事,請受我一拜!”說著就躬身施禮,長長一揖!
聽著李景恆的誇獎之詞,王玄策趕忙伸手扶住了他,會心的笑道:“將軍過獎了,這都是我大唐強大的使然,如若沒有這一強大的後盾,任憑我費多少口舌,也實難完成此事,要謝更應該答謝陛下才對!”
“對對對,賢弟所言甚是”李景恆也是頗為欣慰的回到!隨即吩咐下去,一方面依計行事,另一方面招待好這些突厥馬倌,收拾好行囊,準備停當,連夜出發。
眾將士望著一匹匹膘肥體壯,毛色發亮的軍馬,明顯感覺到優於自己原有之戰馬,不住誇獎道、讚歎道、羨慕道。而陳雷也被這一幕徹底驚傻了眼睛,一會說這匹是自己的,一會又相中了那一匹,不一會又瞄上了旁邊的一匹。李景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揹著手走了,而陳雷也心領神會的收起誇張的表情,低調了下去!
晚膳之後,告別突厥馬倌;休息了一日的將士,跨這矯健的突厥軍馬,雄赳赳,氣昂昂的拔寨起航。此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涼州!
的確,王玄策能夠借到這五千匹軍馬,正如其所述,並不是靠著自己的魅力,而是因為背後這個強大的大唐!而他僅僅只是在巧合的時間,巧合的地點,遇到了巧合的人罷了!
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請記住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有思想,就會有辦法;只要敢爭取,肯爭取,一切總會有云開霧散的那一天。王玄策回想著這一路的遭遇:偶遇暴雨、軍中缺糧、浮橋被毀;只要觀察細緻,思路清晰,依舊可以雲開霧散!面對困境,只要敢想敢做,依舊可以憑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取得應有的效果。
請相信,遇到困境時,只要對周圍的事物觀察細緻,冷靜的分析,機會總是會有的!
話分兩頭,書說兩回。只見巍峨的涼州城,依山而建,在西側關隘深處,這吐谷渾已經在此駐紮多時,所有營寨均佈置的頗有章法,軍容也甚是整齊雄壯。而在這涼州城內帥帳之中,眾位將校圍在形勢圖旁,細心的和李道宗一道分析這涼州戰事。按照預定日期,這各路大軍已經陸陸續續趕到,至此時已經聚集了八萬步兵,兩萬騎兵;而李景恆也應在這幾日就將到達!
散帳之後,忽見一小校急匆匆跑來稟告,說有一僕人從晉陽趕來要見元帥!一聽從晉陽而來,李道宗就讓了進來。一看,原來是家中的老僕張小四,就隨即問到:“小四,你怎麼來了,家裡出什麼事了嗎?”
張小四趕忙打了一個千,跪下行了一禮:“稟王爺,家裡一切都好,郡主也安然回到晉陽,只是讓小的給送來家書一封”說著,就從背上的包袱中取下了這份家書,呈送於他。
李道宗端詳這書信之封皮上,父親大人親啟,這六個字!頗為好奇的問到:“郡主既然已安全到了晉陽,應該是見到景恆了,這讓景恆帶過來不就可以了嗎,怎麼又讓你單獨跑了這一趟。”只聽張小四隨口回到:“這是大公子走了之後,郡主又臨時寫下的家書”。
李道宗拆開一看,就是啦啦家常,說到她這一路的遭遇。順帶提到了一個人王玄策,並且舉薦了他!看著雪雁言語之中多次提及這個王玄策。李道宗就向張小四問到:“在家裡,你見過這王玄策嗎,此人如何?
但見這張小四眼珠子一轉就回到:“小的和他有幾面之緣,看起來也是儀表堂堂;在晉陽的時候,時常和郡主在一起,故而也沒有其他的瞭解!”
看著也問不出來什麼,就讓他退了下去,好生安歇!
這李道宗也很是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竟然能夠保護雪雁,並且多次救其於危難之間?而這要謀害雪雁之人又是誰?要明白,我這一生與人無冤無仇,何故會引來如此的惡怨呢!李道宗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