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晨光從地平線迸射而起,蟲鳴鳥叫聲在山林間迴盪,一簇簇奇花在風中搖曳,世間萬物煥發出勃勃生機。
“嗬嗬!”
天矇矇亮,陌遷便在後院,認真地做起了晨練,一次次反覆演練著基礎拳法。
老者很久之前便告訴他,他天生體質特殊,想要修煉,就得付出常人數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陌遷年紀雖小,卻異常懂事,一直把長輩的教誨謹記在心,每日太陽初升之際,便在晨光下鍛鍊體魄。
“遷兒,你已跟隨為師一年,一年來,每日讓你反覆練習,你可有何收穫?”
陌遷打完最後一套拳法時,麻衣老者的聲音,緩緩傳入他的耳中。
陌遷轉身,朝老者行了一禮,不假思索道:“稟師尊,遷兒發覺自身氣血變得愈發活絡,筋骨更有韌性。”
老者看著陌遷,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朝他招了招手,道:“你且隨我來,今日為師便引你入修行之門。”
一老一少出了前庭大門,緩緩地朝村頭走去...
村頭空地上,村民們連夜搭起了一座高臺,高臺中擺放著一張蒲團。
孩子早已成群扎堆在高臺前等候,兩隻大黃狗匍匐在地,搖擺著長尾。
老者走到高臺上,盤膝坐下,笑著看向孩子們道:“孩子們,今日我便跟你們講講修行的基礎知識,都盤膝而坐,待我講來。”
孩子們聞言,皆是盤坐在地,端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地看著老者。
“天地有山泉,山泉容水...”
“人體亦有一泉,為命泉,同樣是生命之泉,命泉位於人體臍下,上身與下身的黃金分割點處,命泉蘊精氣。”
“一切生命的活動起源於水,而精氣則是構成生命的基礎物質,精氣足則生機充盈。”
老者緩緩地講解著關於修行的知識,孩子們一個個神情肅穆,認真地在聆聽。
人體精氣藏於命泉,人在做各種活動時,都在消耗體內精氣,只有不斷補充人體精氣,生命之泉才不會乾涸,才能保持生機。
常人補充精氣可透過進食,而進食所補充的精氣少之又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命泉充盈的精氣總會枯竭,生命之力枯竭,人便老去,面臨死亡。
因而,在先民們不斷地探索下,開掘了一條修行之路,可透過修行來補足人體精氣,使命泉精氣不斷得以補充。
“何為修行?”,老者看著孩子們問道。
何為修行?
孩子們一臉茫然,一個個將身子端地更正,聚精會神地在等待老者講解。
“修行,即引動天地靈氣,入人體命泉,挖掘人體寶藏潛能,增強人之意識,是生命本質由凡到靈,進行蛻變的一個過程...”
‘靈’超凡脫俗,是心智完全開蒙,擁有驚天偉力和悠長的壽命,可窺天地規則的生命層次。
修行,不僅是補充命泉充盈精氣,更是在修‘神’。
人有三寶,為精、氣、神。
人有命泉,藏精納氣之所,人亦有一識海,為聚神之處,位於人體雙眉之間印堂深處。
‘神’,乃人之‘意識’,人之所以活著,因精氣未竭,意識未散。
一旦命泉乾涸,精氣竭,肉身則腐朽,識海若是枯竭,意識則散,那人已經步入死亡。
‘神’,又由陽魂與陰魄組成,魂為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為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故而修行亦是修‘神’,修人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