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初雪此刻對於自己這個舞臺的表現非常的滿意。
他覺得這一次自己又從另一種方式詮釋出了華夏元素的美。
與之前那種本草綱目不同的是這首青花瓷是那種淡淡典雅、古典的美。
而現場觀眾的表現讓陳初雪覺得有些意外。
但並不是她對自己的作品有什麼不自信,而是因為他們覺得現場那些觀眾大部分都應該是並不精通中文的。
所以他們想要聽懂歌詞中所要表達的意境,實在太過勉強了。
可即便是這樣,全場依舊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這就是陳初雪對自己剛剛的表現非常滿意的原因。
因為單單只是整個舞臺呈現出來的效果就已經打動了全場的不少觀眾。
不過她還是覺得有些可惜。
因為陳初雪覺得現場的觀眾們都是一些愛音樂的人。
在開場的時,即便她的名氣不夠,在那些人的眼中只是一個不知怎麼被節目組邀請過來的小女孩而已。
可他們還是毫不吝嗇自己的掌聲,給予了她鼓勵。
所以陳初雪覺得他們聽不懂那些歌詞的含義,真的少了很多趣味與感受。
也少體會到了很多種美。
就例如那華夏五千年文化底蘊的美。
陳初雪當初在寫這首歌的歌詞是真的透過那些文字看到了一幅幅唯美無比的山水畫。
他們此刻顯然是看不見了。
此刻當這一個個片段流傳回國內的網路之上時。
許許多多的樂評人都不由為之感到了震驚,感到了一陣呼吸急促。
他們此刻心中的想法居然透過無數的空間與地點在同一時間重合。
他們只有一種想法。
究竟是怎樣的天才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作品?
其中很多樂評人之前在網路上看見那些所謂的將華夏傳統元素與流行歌曲融合的帖子時,很多人一開始是有些並不在意的。
因為他們覺得得這樣的難度太大了。
而且他們也聽過幾首那種所謂的古風歌曲。
那些詞句或許乍一看非常的華麗,可細細品味之後便會發現根本經受不住任何推敲。
可陳初雪的這首歌曲從開頭的第一句到結束都一直讓他們能感受到那種濃濃的畫面感。
這個畫面感從沒有中斷過,這首歌的歌詞就是一個整體。
而這讓他們再次感嘆於陳初雪的天才。
究竟要有怎樣今天的才華才能夠將那五千年文化之中的東西與流行音樂完美的融合。
於是那些人便想起了之前因為陳初雪在網路上引起的不少風波。
他們在此刻便都覺得那些人對陳初雪的打壓真的還能起到作用嗎?
而陳初雪身上的光芒越發耀眼,她的才華越來越多的在展現人們的視野中。
之前那個說陳初雪曲子不行的評委便會越發的像個小丑一樣,惹來眾人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