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那一切全部淡化,甚至描繪的那麼的輕描淡寫。”
而當這位教授說完這番話後,現場一位學者立即便反對了這位教授的觀點。
他說道:“其實這位教授說的我覺得都挺不錯的,只不過有一點我不敢苟同。”
“我認為林逸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女兒才平靜的面對了那一切。”
“我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他真的認為這些東西都不重要。”
“認為那些東西就是一筆帶過的東西,因為那些苦難與痛苦從來沒有戰勝過他。”
而當這位學者說完這句話後。
現場也是有許多人都表示了贊同。
他們也覺得這位學者的話挺有道理的。
林逸在當時並不是因為任何人而強行將那些東西,描繪的非常的輕描淡寫。
描繪的不值一提。
雖然他們所有人都承認林逸對他女兒的那份情感是超越了一切的。
可是他們同樣也覺得,林逸從來沒有向那些東西屈服過。
林逸一直以來都在堅持著自己最先開始的那個信念與選擇。
他一直都認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戰勝他,他一生都在向命運抗爭。
而之後。
那位學者繼續說道:“你們可以仔細看這首歌曲中的歌詞,這些東西不正是林逸最真實的表達嗎?”
“這首歌曲是從當年一直火到現在,經典中的經典。”
“而且林逸的每一首歌曲都在告訴著自己的女兒,他在將這些歌曲交到自己女兒的手中的同時,也教育了自己的女兒。”
“所以陳初雪在距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近,距離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越來越近的同時。”
“他的三觀,他的一切都在隨之成長。”
“林逸從中完成了, 他教育自己女兒理想。”
“所以此時此刻刻的陳初雪才會,之前那樣的完美。”
而此時此刻在寫這些東西的林逸,他的眼神之中是無比明亮的。
也正如那位學者所講,他並不是因為其他原因。
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刻意的將自己之前的事情以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略過。
或許那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此時此刻林逸在寫這篇帖子的時候,他是無比的享受的。
因為他與過去的那些苦難一件一件的開始和解。
他覺得既然那些東西已經成了記憶,為什麼還要去憎恨他們呢?
憎恨他們什麼也得不到,所以當他一件一件的和解完畢後,此時此刻他是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