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舞臺之上那個光鮮亮麗的小女孩,壓根都不認識自己。
所以這位鋼琴大師的內心陷入了糾結。
他在想要不要為了陳初雪打破自己的原則,主動去詢問自己身旁的這位好友讓他搭橋問問看陳初雪有沒有鋼琴老師,或者說想不想向他學習一下鋼琴?
而不僅僅是如此。
這位鋼琴大師是懂音樂的。
他對於這首歌曲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不知是不是因為陳初雪是這麼多歌手中,唯一一個演奏了鋼琴的緣故。
此刻雖然還沒開始現場投票。
但這位鋼琴大師在心中已經給出了陳初雪全場第一的評價。
而他身旁的那位校長眼中的震撼之色就更加的濃郁了。
此刻他望向陳初雪的眼神之中,就像看見了一個寶藏一樣。
如果說是上一首青花瓷,有可能是天賦加努力加運氣才造就了這麼一首開創了一種新流派的歌曲。
所以陳初雪的成功還帶著一絲偶然。
他有可能會曇花一現並不會像其他的歌手那樣一直的火下去。
可這首在古典框架下創造的歌曲,居然也能與流行音樂的元素進行融合。
並且還融合的那麼完美。
甚至與她的上一首青花瓷相比,走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此刻那位校長是真的見識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甚至他在此刻都有點自慚形穢起來。
他覺得自己先前的想法是那樣的可笑。
他甚至覺得自己的音樂才華居然在這個方面被一個小女孩給打敗了。
當校長站在陳初雪的視角再去看這些音樂時,他發現自己以前的眼界實在太過狹窄了。
而雖然他一直都在力求推動音樂的進步。
可他發現自己似乎已經失去了創新的能力。
他所認識的那些歌手也都正在逐漸失去這種能力。
而此刻校長在陳初雪的身上看到了這種能力。
而那個女孩的年紀是那麼地小,也就是說在她的身上有著無限的可能。
校長想到先前網路上的那些風波。
當網路上的那些人,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陳初雪。
說著陳初雪參加節目是因為黑幕,是走後門才能登臺表演的,才能夠獲得全場第一。
當時校長看到這些訊息時他是毫不猶豫的反駁的。
可他在反駁的時候底氣還是有些不足。
雖然他看到了陳初雪驚豔的表現。
雖然他知道上一期的那場投票並沒有任何黑幕。
那首青花瓷獲得全場第一的投票實至名歸。
可當時他對於陳初雪的實力和陳初雪究竟是不是真的配站在這個舞臺上表演是打一個問號的。
而此刻那位校長再也沒有這樣的顧慮了。
如果現在他發現網路上還有這些言論時,他會毫不猶豫的幫陳初雪說話,幫著她去反駁那些言論。
因為他覺得一個有如此創新能力,充滿著無限可能的歌手,如果還不配出現在這個舞臺,那麼究竟誰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