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5.32㎏】
【尺寸:23×17㎝】
【品相:品相極好,外觀無劃痕,無磕碰。】
【簡介:1425年,有緬甸比丘平塞納前來錫蘭(現今斯里蘭卡),學習經教,在迦羅利耶重新受戒。
在錫蘭學習經教回國後,平塞納在緬甸彷照錫蘭僧團的形式,建立起了宗教組織。
在當時的緬甸環境中,上座部佛教的影響力很快就擴散了出去。
1427年,經過兩年的傳播,上座部佛教在緬甸已經成為緬甸第一宗教。
影響力也達到了頂峰。
1427年六月,一位來自瑞古的佛教徒來到了勃固。
送上了一塊三十多厘米高三十多厘米寬的金色翡翠。
在當時,翡翠並沒有絲毫的價值。
但是金色翡翠特別適合凋刻佛像,看到這塊翡翠後,平塞納找來當時手藝最好的工匠,讓他用這塊翡翠凋刻出一個釋迦牟尼佛像。
這位叫做隆達西的凋刻師是一位狂熱的佛教徒,聽到要讓他凋刻佛像,隆達西接下了這個任務。
經過半年的凋刻,1427年12月,一件高23厘米,寬17厘米的釋迦牟尼佛像出世了。
聽到訊息的平塞納帶著寺廟僧人來到隆達西的家中,看到桌子上的金色釋迦牟尼佛像,眾僧面露喜色。
平塞納看到這個金色的釋迦牟尼佛像,更是高興不已。
當時,平塞納就安排寺廟僧人組織迎接儀式,當天就把釋迦牟尼佛像接回到了寺廟中供奉起來。
聽到這個訊息的佛教信徒,瞬間從四面八方向著寺廟趕來。
他們就為了見識一下用金色翡翠凋刻的釋迦牟尼佛像,並且參拜一番。
隨著寺廟中有一座用金色翡翠凋刻的佛像傳出去後,越來越多的信徒感到勃固。
這讓當時的主持平塞納很是煩惱。
1428年,緬甸很多上座部寺廟都聽到了這個訊息,有些寺廟的主持派人過來參拜,有人決定尋找翡翠,暫時用黃金凋刻佛像。
不知道那年那月,一條訊息在佛教中流傳。
佛像和佛塔用黃金打造才是最好的。
這條不知道從那裡流傳出來的訊息就這麼流傳了起來。
從這以後,緬甸人民都已對寺廟捐贈黃金而自豪。
聽到這個訊息的平塞納根高興,因為用金色翡翠製作的佛像只有他們寺廟有,這樣更能吸引信徒過來參拜。
2k
一眨眼幾百年過去,1943年,緬甸被日軍佔領。
各大寺廟更是被日軍掠奪的重災區。
在勃固寺廟中供奉的金色翡翠釋迦牟尼佛像也被日軍搶走。
1944年,日軍陸軍司令山下奉武見到了這個佛像,當時的山下奉武看到佛像時驚為天人。
並且下令讓士官把這個佛像放到他的房間中,他要日日參拜。
1944年十月,山下奉武接到了美軍反擊戰爭的訊息。
作為東南亞戰爭中的陸軍司令,山下奉武下令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