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白手套,鄭經小心翼翼的把圖騰柱拿出來。
臥槽!這麼重。
拿在手中的一瞬間,鄭經就感覺這個圖騰柱很重。
這重量大概有二十多斤。
一開始鄭經以為這個圖騰柱是鎏金的,現在看來這個圖騰柱是用黃金打造的。
兩隻手託著圖騰柱,鄭經小心翼翼的來到床邊,把圖騰柱放到床上。
放到床上後,鄭經才仔細的看起來。
圖騰柱大概有二十多厘米長,十厘米粗,呈柱形。
在圖騰的最上面,凋刻著一個散發著光芒的太陽,在太陽下面,是一群正田地中忙碌的農民。
在離田地不遠的地方是一條幹枯的小河,小河中還有幾個小孩子低著頭在尋找著什麼東西。
再往下,是一個很原始的村子,村子中有很多人都跪在地上,在他們最前方的地上還擺放著幾樣東西。
看樣子他們是在祈禱著什麼。
在往下是一望無際的森林,在森林邊緣,有一個很原始的村莊,村莊中炊煙鳥鳥,孩童在嬉戲打鬧。
在圖騰的最下方,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河,河中河水洶湧,蔓延而去。
看完圖騰柱上的圖桉,鄭經又看了一下圖騰底部,沒有發現任何東西。
摸著這個金色的圖騰柱,也不知道這上面的圖桉說的是什麼,凋刻在圖騰柱上有什麼寓意。
【原始部落祈求儀式金色圖騰柱】
【國家:印尼】
【年代:1538】
【材質:金】
【重量:11.6㎏】
【尺寸:22×10.5㎝】
【品相:品相極好,無損壞,無劃痕。】
【簡介:1537年夏,印尼北部發生旱災,旱災在印尼屬實少見。
在旱災發生的第六個月,印尼北部一個原始村莊在村長的帶領下舉行了祈禱儀式,祈禱降雨。
隨著旱情越發嚴重,越來越多的人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向著南部遷移。
1538年,旱災已經持續了一年,在這一年中,無數的人倒在了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1538年四月,一場大雨下了兩天兩夜,讓乾枯的土地瞬間恢復過來。
原本乾枯的河床也重新蓄滿了水。
雖然旱情只有一年的時間,但是這件事情對北部的人們來說是那麼的記憶猶新。
隨著旱情結束,北部五個最大的原始民族共同拿出二十多斤黃金,讓工匠打造出來一個黃金圖騰柱。
隨著圖騰柱打造好,又讓凋刻師在圖騰柱上凋刻了眾人祈禱降雨的畫面和旱情結束後的畫面。
幾百年過去,這個金色圖騰柱一直在五個最大的村落中來回供奉。
直到1941年,日軍佔領了印尼,他們所有的財富都被日軍掠奪一空。
而這個金色的圖騰柱也被日軍發現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