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股市開市,一天的成交額達到了13億港幣的記錄,今天恐怕成交額不會低到哪裡。”
婁曉娥說道。
“港島的那些地產公司,這半個月市值再次暴漲不少吧?”
張忠華問道。
“沒錯,港島的各個地產公司的市值也全都接著這股東風大幅度上漲,真是無法想象,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各個地產公司的市值最少都翻了四五倍,現在股民炒股真的是太瘋狂了。
而且現在湧入股市的外資也是越來越多,根據玉皇證券、玉皇銀行和亞聯社的推測,這三天湧入港島的資本高達20億港幣。
在不斷有外資進入港島股市的同時,也有大量的資本在不斷的撤離港島,根據情報已經不少巨頭已經準備套現離場。
元旦那天的時候,港府正式下達通知,禁止港府的公務人員利用辦公室電話或擅自在工作時間到交易所炒股。
同時港府還勒令交易所逢每週一、三、五的下午停止交易,想要透過這種手段冷卻港島過熱的股市。
麥理浩指出港島股市已經過熱,極力的呼籲股市投資者不要盲目投機,同時他還宣稱政府將抑制炒賣股票的活動。
還有就是港島的銀監處也開始警告各大銀行必須對股票貸款嚴格設限,以抑制不斷膨脹的股市泡沫。”
婁曉娥對張忠華說道。
“這些銀行真是不長記性,他們就是破產倒閉,那也是死不足惜。
他們都忘了1970年的時候,港島的各大銀行均出現水?的狀況,再次開始向房地產發放大量貸款,完全忘記八年前的銀行危機。
去年的時候,隨著股市開始火爆起來,銀行又開始徹底放開信貸政策,房屋抵押炒股、股票抵押炒股等等,寬鬆的銀行信貸政策持續不斷的為股市創造現金流。
根據亞聯社的得到的訊息,港島銀行業的信貸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至少一倍,信貸激增刺激了股市的火爆,這也讓港島的玉皇指數也是跟著不斷的暴漲。”
張忠華對於港島銀行雞翅不接的行為非常的鄙視。
“港島這邊的股市制度實在是太不成熟了,股票一天可以到手幾百回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股票的交易竟然一分錢的稅收也不用交。
港股要是像美股那樣徵收高額的資本利得稅,那些吃瓜群眾基本也就不會炒股炒的這麼瘋狂。
隨著三個夏資交易所金銀會、九龍會、亞洲會,無限的拉低公司上市的門檻,為了吸引吃瓜群眾炒股,上市公司還有交易所為了吸引人來炒股進行沒有下限的宣傳。”
“行啦,咱們不說這些了,現在這種情況除了乾著急沒有任何用處,而且年初開始股市的利好訊息就是一個接一個,一切的一切都在推著港島股市的火爆。
對了,1972年港島股市的總成交額計算出來了嗎?”
張忠華問道。
“計算出來,相比於1971年股市全年的成交額的150多億港幣,1972年的股市成交額翻了好幾倍;
1972年全面股市的全年成交額是520億港幣,玉皇指數從最低的346點,暴漲到現在的1380點。
股市的成交額增長了3.5倍,玉皇指數增長了4倍,新增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皮包公司。
遠東會累積成交額達到190億港幣,港島會達到了130億港幣,金銀會達到了100億港幣,九龍會達到了60億港幣,亞洲會達到了40億港幣。”
婁曉娥對張忠華說道。
“厲害,實在是太厲害了!1970年全年的股市成交額雖然瘋漲了很多,但是也才60多億港幣,現在才過去兩年時間,股市交易額竟然是1970年的9倍還多,這幾年港島還有國際上資本湧入股市的錢也太多了一些。”
張忠華無奈的說道。
“1969年之前,炒股的市民都不到2萬人,這2萬人中的大部分都是約翰牛人或者那些精英。
而現在呢?港島股市開戶的市民達到了一百多萬人,基本港島能開戶的都在交易所開戶了”
張忠華感覺玉皇集團在港島的員工都達不到四萬人了,他現在都不敢張嘴問集團還剩下多少人,因為得到的數字可定讓他很難受,不過他還沒開口向婁曉娥詢問,婁曉娥開口了。
“阿華,你猜下你們玉皇集團在港島還有多少員工?”
“額,這個應該不到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