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完三軍儀仗隊之後,麥理浩來到港島大會堂內,張忠華也跟隨港府主要官員也進入了會堂,在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的見證下,麥理浩正式宣誓就任第二十五任港島總督兼三軍總司令。
中午港府在總督府舉辦午宴,不過都是港府的主要官員才會參加,張忠華、包船王、邵六叔、金庸這些大商人和社會名流是不需要參加的。
很快張忠華一眾人能也都離開大會堂向著紅磡體育館走去。
“馬華,中午的時候多做一份清湯燕窩,下午我要打包回去給我家人嚐嚐你的手藝。”
金庸笑著說道。
“金先生你放心,我到時候給您打包好!”
馬華笑著說道。
“金大俠,我是你的書迷,一會兒你可要給我籤個名。”
魏淑芬笑著對金庸說道。
“沒問題,不就是簽名嘛,你想要多少我給你籤多少。”
金庸笑眯眯的說道。
“馬華,你別忘了還有我那,等會兒我的時候也要打包一份,多謝你了。”
邵六叔也對馬華說道。
“既然你們都要打包,那我也打包一份吧。”
包船王、董船王也一起附和道,馬華的譚家菜手藝現在也不錯,進步還是很驚人的。
“沒問題,我會給各位準備好的!”
另外一邊婁母、婁曉娥、魏淑芬也跟著各位大亨的夫人還有女兒們來到體育館的保齡球館玩了起來。
張忠華則帶著這些大亨也來到體育館的茶室,一眾大亨在茶室一一就坐之後,也開始聊了起來。
霍英棟的身份因為過於敏感當然不會來參加,眾人也和地產大亨尿不到一壺,這次來的都是張忠華私交關係不錯的大亨,他們過來也沒有別的意思,純粹就是過來蹭飯的。
“阿華啊,1964年戴麟趾就任總督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大的陣仗,這次麥理浩就任不但海陸空三軍一塊閱兵,就是約翰牛的皇家侍衛隊也從約翰牛本土跑來助威了,這是在示威啊。”
邵六叔忍不住說道。
“六哥啊,你可是我們這一桌人最早到港島的吧?”
金庸笑著說道。
“是啊,我是1937年抗戰前夕,就從滬市來到港島,一直到現差不多有35個年頭了,滄海桑田啊。
當初一共又數十萬人南下到港島,隨後有一部分繼續向南走,去了柔佛國、呂宋國、爪哇國發展,當然也有直接到了歐美的,也不知道那些人怎麼樣了!”
眾人也聽邵六叔講起以前的事情,包船王、金庸也都是建國前才來到港島,他們並沒經歷過東瀛人佔領的時期,所以和邵六叔的感受還是有些不同的。
董船王想起以前的事情很是唏噓,抗日戰爭爆發後自己創立不足一年的航運公司破產。
1940年在港島成立了一家航運公司,但是次年航運公司被東瀛軍接管,這運氣真的沒誰了,幸好東瀛敗了,不然他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1937年的時候算是第一次來港潮;1945年是第二次來港潮;1949年是第三次來港潮;1958年是第四次來港潮;1962年是第五次來港潮;1966年是第六次來港潮。
這幾次大規模來港潮,每一次都是數十萬甚至百萬人到達港島,而路過港島繼續南下的炎夏人更多,加起來最少也要達到1000萬人,可惜他們都去了東南亞的其他地方或者直接去了歐美地區。”
董船王說道。
“港島人口多起來也基本是從第二次開始的,二戰後的四年時間,港島人口也從50萬直接暴漲到240萬。
1958年的時候,那一批人最多,據說最少也有五六百萬人來到東南亞,也有不少人死在路上。
後來又有數百萬人從沿海城市南下東南亞,其中不少也到達成立沒多久的新國。”
包船王說道。
張忠華聽到這幾位的話也是暗暗咋舌,那三年日子也真是不好過,難怪沿海地區的人要到東南亞求活路,這才造就了港島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