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爭辯說道。
容閎?這是誰???
張忠華現在的腦子裡一堆問號,這個觸及到了他的知識盲區了……
“那個曉娥姐,這個容閎是誰,我怎麼沒聽過啊?”
張忠華尷尬說道。
“容閎你都不知道了?容閎是炎夏第一名留學生,他1847年跟隨勃朗牧師來到阿美莉卡,讀完預備學校在1850年考入耶魯學院,1854年容閎以優異的成績從耶魯大學畢業,隨後返回了炎夏。
1863年曾國藩委派容閎籌建江南製造局,江南機器製造局是炎夏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也是洋務運動開端。
江南製造局你知道吧?”
聽到婁曉娥的問話,張忠華一頭黑線,江南製造局他還能不知道?歷史課本上學過,到了港島之後,他還看過很多歷史資料!
“江南製造局是清朝洋務運動中成立的近代軍事工業生產基地,也是江南造船廠的前身,同時也是近代最大的軍火工廠。
炎夏第一艘機器動力兵輪船、第一艘鐵甲軍艦、第一門鋼炮、第一支後裝線膛步槍;從林明敦式後裝線膛槍,到德國的毛瑟槍;從強裝線膛炮,到後裝線膛阿姆斯特郎炮;這些都是出自江南製造局之手,在仿製中很快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江南製造局也培養了無數軍事、科技、地理、經濟、政治等方面的人才,開了近代化軍事及民族工業的先河。”
張忠華黑著臉說出了資料上的內容!
婁曉娥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到:“八年後我就是1871年,清政府在容閎建議下成立“幼童出洋肄業局”,容閎是炎夏留學生事業的先驅,同時他推動了炎夏第一批國家組織的公派留學生,因此被譽為‘炎夏留學生之父’。
這批五六歲的留美兒童中開始從小學讀起,除了早亡的兒童,也基本都考上了阿美莉卡的各個大學,開始學習工礦、鐵路、電報者、教育、外交行政、海軍等等專業。
清政府派出的120位幼童,有50餘位學童進入阿美莉卡大學學習,其中22位進入耶魯大學,8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3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位進入哈佛大學。
而後,當他們被清政府召回國內後,有30人進入工礦、鐵路、電報行業,有5人進入教育界,有24人進入外交界,有20人進入海軍。
容閎在阿美莉卡負責這些孩子們的教育,其中成就了無數的名人。
炎夏鐵路之父—詹天佑;
經濟學泰斗—馬寅初;
炎夏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林徽因;
清華大學創辦人—唐國安;
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
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梅貽琦;
北洋大學首任校長—蔡紹基。
你就說容閎先生厲不厲害吧!”
婁曉娥解釋道。
“厲害,實在是太厲害了!在下佩服!”
張忠華聽著婁曉娥的介紹直接被驚了,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他竟然不知道,實在不應該!
說這位容閎簡以一己之力直接推動了炎夏近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有些過分,但是他絕對做出了不容忽視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