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英最高貴的就是王室成員,王室的權力最高的那肯定是國王或女王,其次就是王儲的王子或公主。
王室成員以下,便是傳統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爵位與是否是王室成員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呆英早已停止冊封新的世襲貴族,因此那些貴族也被稱為傳統世襲貴族,主要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與男爵。
公爵,是第一等級世襲貴族,通常授予開疆拓土、軍功卓著的高階指揮官,地位僅次於國王或親王。公爵類似於華夏古代的分封諸侯,都是坐擁一方勢力的領主,擁有著一定的領土和士兵。
在正規場合,公爵身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帽子上鑲四條貂皮,其冠冕上有一個金環,上飾八枚紅色金葉片。
侯爵,是第二等級世襲貴族,通常授予邊疆殖民地總督。侯爵類似於華夏古代的藩侯,是守衛邊疆統轄一處的封疆大吏,侯爵的數目一向最少。
在重大場合,侯爵也穿紅色絲絨外套,帽子上鑲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裝一銀環,帶有四片金葉和四個銀球。
伯爵,是第三等級世襲貴族,通常負責治理一個郡區。伯爵類似於華夏古代的方伯,都是地方大省的管理人員。
在重大正式場合,伯爵穿著鑲有白色毛皮邊的深紅色絲絨外套,軟帽上縫鑲著三條貂皮以表明爵位級別,冠冕上有一鍍金銀圈,上沿飾有8個銀球。
子爵,是第四等級世襲貴族,子爵本是伯爵的副手,幫助伯爵處理司法事務。子爵帽子上有兩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銀環,飾有6個銀球。
男爵,是貴族階級裡的最末一等,大部分封賞世俗中的貴族,也是人數最多的貴族。男爵帽子上鑲有兩條貂皮,冠冕上有一淺色銀圈,飾有6個銀球。
傳統世襲貴族是可以由子女繼承爵位,而終身貴族等級相當於男爵,但是這個爵位不能繼承。
英王每年有兩次冊封貴族的機會,一次是在君主生日,一次是在新年。英王冊封終身貴族的目的,一是為了表彰具有突出貢獻的人士,二也是為了使得某些人士進入上議院而冊立的。
呆英首相可以把對國家有貢獻有威望的人,提請國王加封為終身貴族,也是報答政界好友、私人至交、黨內保護人的一種方式。
因為呆英早已不再冊封新的世襲貴族,但是為了嘉獎在軍事和民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也是填補當時呆英授勳及嘉獎制度的缺漏,英王喬治五世於1917年6月4日所創立大英帝國勳章。
大英帝國勳章在五等貴族男爵之下,還有所謂的平民貴族頭銜,這些爵位的獲封人不屬於貴族階級,但又無疑是平民中的佼佼者。
大英帝國勳章,是呆英授勳的一種騎士勳章,又分為5種級別:爵級大十字勳章、爵級司令勳章、官佐勳章、員佐勳章。
在騎士勳章中,爵級大十字勳章和爵級司令勳章又稱為下級勳位爵士,這兩個爵級的獲封人才可以被冠以爵士頭銜。
也就是說,獲得下級勳位爵士授勳呆英或英聯邦王國公民才算取得騎士爵位,中文名稱後面才可以加上“爵士/女爵士”頭銜。
如果有外國公民獲得下級勳位爵士勳銜,他們也只可當作名譽性質,並不能冠上爵士的頭銜。
當然呆英還有很多其他勳章,例如巴斯勳章只授予高階軍官和公職人員,聖喬治大十字勳章只授予外交官,維多利亞皇家勳章只授予服侍呆英王室的人士。
比起巴斯勳章和聖喬治大十字勳章,取得不列顛帝國勳章的人士,並非單單隻有官宦、功臣,相反,獲勳人士所來自的階層十分之廣,因此也更具有大眾化的性質。
騎士勳章獲得的人數還是很多的,呆英海外的各個總督,居於海外的呆英的商人和行政高層等等。
當然呆英海外殖民地的本地人也有不少人獲得,那就是做出傑出貢獻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為了拉攏各個階層也是授予不少人騎士勳章。
根據風雲社的調查資訊,目前香江獲得騎士勳章的也只有二十多位,也已經不少人作古。
行政局議員簡悅強在1967年獲封CBE勳銜,未來會獲得最高的GBE勳銜;香江開埠以來的華人首富何東,在1955年獲封KBE勳銜;CBE勳銜有周埈年、孫立人、周錫年、利銘澤。
張忠華想到自己能獲得CBE勳銜還是不錯的,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爵士,但是香江那邊只要獲封最低階的MBE勳銜也都是互稱爵士。
以後戴麟趾、李超人、邵六叔、包船王見了自己也要叫‘何爵士’了,這個可比太平紳士牛逼多了,以後去港府開會,把勳銜掛在胸前也可以裝逼了。
不過平民貴族這個稱呼就有點掉份了,那些傳統的世襲貴族現在不少也都是窮的叮噹響,父輩替他們享受過榮耀了。
以前呆英的貴族也都是權傾一方富得流油,現在很多貴族後代不得不變賣家產,或者出售出租祖傳城堡。
貴族階級一同呆英王室,被擋在了國家權力核心的下議院之外,貴族若想成為下議院議員或首相則必須放棄世襲的貴族頭銜。
張忠華跟著工作人員向冊封的禮堂走去,路上看到很多貴族成員,看著他們穿著各種正式的貴族服裝,儼然像走進了歷史當中。
皇家衛隊計程車兵拿著古老的佩劍站在走廊的各個位置,王宮中的不少下人也都在緊張的忙碌著,這白金宮的服務人員還真是不少。
張忠華記得大概在1992年的時候,白金宮的溫莎堡發生火災,女王為籌措修復宮殿所需的鉅額開支,白金宮於每年89月對外開放。
上午十點的時候,張忠華也終於來到了冊封的禮堂,這時的禮堂外已經有不少的人已經在排隊等待,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多一個貴族頭銜,張忠華覺得還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