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華無奈說道,不過他這話有真有假,進貨渠道方面,主要的肉類蔬菜等等前期可以直接從空間獲取,但是調味料等還是要購買的。
“這麼麻煩啊?”
婁曉娥不禁出聲感嘆道,她雖然出身商人家庭,但是因為成年後家裡已經很少經商了,所以她對商業接觸的不是特別多。
“那是當然的了,我下午要去找店面呢,你去一起去拿,還可以順便逛下商場。”
張忠華笑著對婁曉娥說道。
“當然要去了,我對於那邊可是很熟悉的,好像是有幾家店面要出租和出售的,不過位置好像都比較一般。”
婁曉娥想了一下之後對張忠華說道。
兩人出了別墅,坐著車向民生廣場駛去,民生廣場附近沿街的底商不是服裝店就是珠寶店,十分的繁華。
港島的民生商場佔地超過二十畝,現在就已經高達六層,內部裝修十分的奢華,完全不輸於幾十年後國內的很多商場,在整個港島都是最大的購物廣場之一,也是客流最密集的交通中心。
兩個人下車以後,走進了商場,詢問了工作人員之後,就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商場的經理辦公室。
“先生您好,我是這家商場的經理,我姓霍。你們兩位是要租賃攤位,經營什麼生意。”李經理笑著問道。
“霍經理你好,我打算在商場租一間門面,用來從事餐飲行業,不知道貴商場有沒合適並且快要到期的底商啊?”
張忠華笑著用熟練的粵語對經理說道。
“先生是從北面過來的嗎?”
這位商場的經理向張忠華問道,張忠華雖然粵語在口音上沒有問題,但是很多得罪語法還有措辭上不是很合適,一下就被經理聽出不是港島人。
經理問這話的意思是說我們這裡的底商可不便宜啊,你租的起嗎?
“我姓張,是剛剛從新加坡那邊過來港島的,準備在港島這裡在定居,所以說粵語還不是十分的習慣,如果方便的話我們也可以用英語來交流。”
張忠華毫不在意的對經理說,現在港島人看不起北邊來的事正常現象,畢竟港島是最發達地區之一,就像後來魔都人看不起外地人一樣,人家確實有這個底氣,你在不忿又能怎麼樣呢?
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張忠華還是自稱是從新加坡過來的,這樣能到方便很多。
“原來張先是從新加坡過來的,實在是失敬失敬,還是用粵語或者國語交流都行。”李經理客氣說道。
“有一千五百尺左右的底商嗎?”張忠華再次問道。
“適合餐飲行業的目前只有兩個底商,一間是一千尺左右,還有一間是兩千尺左右的的。一千尺的那一間馬上就要到期目前並沒有續租的打算,而那間有兩千尺大的是屬於客戶個人的,大概還有半個月才會到期。”李經理介紹道。
一平方大約是11尺,一千尺大概是九十平方,兩千尺大概是一百八十平方,張忠華在心中默默換算了一下。
第一間一千尺的底商的有點小,而第二間兩千尺的確又有點大。而且再次裝修花費也要不小的花費,張忠華有些不太敢確定,準備詢問下價格。
“這兩間底商都是什麼價位?”
“一千尺的算下來租金物業之類的加起來的話一月大概需要五百港幣,那間兩千尺的大概在八百港幣左右,半年一付,押租金也需要半年交半年的。”
李經理聽見張忠華的詢問,立刻向他介紹道。
九十平的一年光租金就要六千港幣,而一百八十平的更是需要將近一萬港幣,是港島普通人好幾年不吃不喝才能攢下的飲水,果然,無論什麼時候開店也都不是想開就能開的,成本太好了。
“兩千尺的底商的出售價格多少?”
張忠華略帶心虛的向經理詢問了一下價格,他實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買的起,他的那套住宅都要好幾萬港幣,向這種算的上是絕對黃金地段的物業還是旺鋪,怕不是要甩細節的住宅好幾條街吧。
“哦,那個兩千尺的底商售價,我們這裡掛牌價27萬港幣,如果張生您有需要的話我可以替您聯絡底商的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