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那麼簡單,早就滿大街都是修行者了。
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修行者走的都是“以武入道”的路子,從小站樁習武捶打筋骨並接觸內家拳那一套,等十五六歲甚至成年之後再接觸觀想、存神以及周天搬運等方面的訓練,因為這已經是最穩妥也最明確的路線。
由外而內。
先夯實軀殼再昇華神魂。
當然,說是這麼說,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停留在夯實基礎這塊,只有少數真正的天才,才能走通這條路子。
所以,徐青一夜入門,在外人眼裡就是天才,而且是天才中的天才,是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位。
可惜,沒人知道。
徐青洗漱過後,把那跟降魔杵藏好,出門。
房東阿姨在擇韭菜,看到徐青,熱情地打招呼:“小徐,你女朋友呢?”
“在她家呢。”
“有空帶她來吃飯啊,今天中午包水餃,鮁魚餡,一會兒來吃。”
“謝謝阿姨,我中午還有事兒,你們吃。”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天天忙得跟殺似的,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乎熱乎飯……”
徐青揮揮手告別絮絮叨叨的房東阿姨,倒了四趟公交車抵達昌樂路古玩市場。
他到的時候,已經快十點鐘,市場內的早高峰已經過去,有些歌擺地攤的甚至已經收攤離開。
這讓他稍微有點沮喪。
住得太遠了。
得買房子。
不,租也行,至少離古玩市場更近一些,不然每天花兩個小時跑來跑去,實在太浪費時間。
以前在古玩店裡當學徒,定時上下班到還無所謂。
現在成了自由人,可不能這樣了。
徐青一邊琢磨著租房甚至買房事宜,一邊跟相熟的攤販打招呼,直到琳琅閣。
琳琅閣的掌櫃石大海是他的師父。
雖然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師父,但也教了他整整六年,從十六到二十二歲,不算盡心但也盡責,基本上有問必答,也不藏私,來了興致還會帶他出逛市場,一邊逛一邊給他講解。
所以,在外人眼裡,他們是掌櫃和學徒的關係。
可在徐青眼裡,這就是他的師父。
不管石大海認不認他這個徒弟,他都認石大海這個師父。
這不,來到昌樂路的第一站就是琳琅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