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硯。
四大名硯之一,和端硯、洮河硯、澄泥硯齊名。
歙硯產自黃山山脈附近的歙州,以龍山尾下溪澗那塊出產的歙硯品質最高,所以歙硯也被稱之為龍尾硯。
歙硯的製作材料是歙石或者歙硯石,需要五到十億年的地質運動才能形成,所以歙硯的產量相當少。
歙硯的結構很突出,導致花紋紋理非常豐富,有魚子紋、羅紋、金暈紋、眉紋、刷絲紋等品類。
最關鍵的是歙硯的質地細膩,發墨好,不拒筆也不滯筆,使用手感非常好,所以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南唐後主李煜就說過“歙硯甲天下”的話,蘇東坡、米芾等書法大家也對歙硯讚賞有加。
反正一句話,用過的都說好。
徐青還是第一次接觸歙硯。
但劉長安卻曾經收藏過好多方硯臺,其中就有二十多方歙硯,都是很經典的文人硯。
此時此刻,擺在他面前的這方硯臺也算一方文人硯。
硯臺上沒有太多的雕工,只是在墨池正面以淺浮雕的技法雕了一叢蘭草。
雕工很簡潔。
但佈局很不一般,就那麼寥寥幾根蘭草,卻讓這方硯臺的氣質有了昇華,每一根蘭草的長短、姿態都那麼自然,卻彷彿又經過了精心地擺置,有點返璞歸真的感覺。
這就是典型的文人硯。
文人硯和文人畫一樣,區別於工匠硯和工匠畫,作品的審美門檻較高,符合文化人的審美,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特色且是獨一無二的作品,不雷同,模仿難度高。
反正這類作品的價格比一般同類的工匠作品要高不少。
這方歙硯的市場價就超過了十萬塊,如果能碰到識貨的,能輕鬆賣到十七八萬。
是個不大不小的漏兒。
但是,在徐青眼裡,這方歙硯遠不止如此。
不止品相好,有一定藝術含量,更有神韻和靈氣在內。
神韻這東西不好形容,更像一種神秘的力場,帶畫面和聲音,甚至帶致幻和催眠效果。
靈氣則簡單得多,就是天地間遊離的稀薄靈氣。
按照劉長安的評判標準,這隻歙硯已經達到八品靈寶的標準。
八品。
市場價七位數起步。
這可不是什麼小漏兒。
這是驚天的大漏兒。
徐青內心波濤翻湧,表情卻沒什麼變化,甚至把硯臺放回原處,拈起一枚康熙通寶研究起來,片刻後問白胖子:“這銅錢也是十萬塊錢一枚?”
“那不能,我們可不做那麼黑的生意,十萬塊錢全給你,總共一百枚,都是精挑細選的精品銅錢,而且全部是清三代的。”
一百枚,十萬塊,一枚一千塊。
這還不黑?
清三代的銅錢裡有值錢的,但這種常見的通寶,就算品相再好,也賣不到一千塊錢的價格。
當然,不同製造局生產的銅錢,價格也不一樣,便宜的幾塊錢,貴點的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塊也有可能。
徐青大致劃拉一遍,這個價格有點黑,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最關鍵的是,其中有幾枚黃澄澄的,品相極佳,甚至有了那麼點神韻在內,雖然沒到靈寶的級別,但買下來絕對不虧就是了。
所以他直接道:“這批銅錢我要了。”
“好嘞,我這就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