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卻突然發現,這份採訪稿,根本不是那麼簡單!
或者說,不是採訪稿不簡單,而是被採訪的那個人說的話,不簡單!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能讓人感到親切和真實,這……”
康奈爾很迷惑,“這是怎麼做到的?”
原理說開了其實很簡單,但被遠超這個時代的技巧降維打擊到的康奈爾,短時間內根本想不通這個問題。
於是之前還對艾格這個混血頗為不在意的他,此時不自覺就將對方的形象在心裡無限拔高。
能引得魔法部長出手幫襯,就證明這艾格不可能只是一個單純的混血,背景必然深厚。
而能用一份稿件的篇幅就將自身形象塑造的如此突出,也足以證明,艾格這個人本身,更是不簡單……
苦思良久後,康奈爾突然離開書房,穿上外套,一副要出門模樣。
“這麼晚了,你要去哪?”
坐在會客廳沙發上,正往臉上貼黃瓜片的少婦對康奈爾的行為感到很詫異。
“去格雷厄姆市一趟。”
他回道:“我要去給那個艾格做一個專訪。”
“專訪。”
妻子聞言錯愕,“你是主編又不是記者?做什麼專訪?”
“我當然不是記者。”
康奈爾說道:“但我是個投資者。”
……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康奈爾這樣敏銳。
事實上,就算在資訊大爆炸的現代社會,大部分人面對這種西方政客式的形象塑造,也都不會察覺到這其中有什麼技巧可言。
還都以為政客們本身就是那種很有親和力的人。
所以就更別說在這個出版業雖然發達,整體卻仍舊古老的世界了。
不過康奈爾之前的某些判斷也不能說錯誤——
在菲利克斯家族的支援下,以及在事件本身具備的熱點下,凱文這個名字的傳播範圍,要比艾格之名廣的多。
但效果上,兩者卻天差地別。
前者被宣傳的鋪天蓋地,但那種老套的說辭對公眾根本沒有絲毫吸引力。
人們更多在意的,其實是這件事本身,而不是做成這件事的人。
就算注意到了,也只會對凱文身後的家族點評一二罷了,不會真覺得凱文有什麼厲害的。
而後者,雖然傳播不算廣,傳播主題也沒什麼特別。
但每個看過報道的巫師,都起碼能對艾格·威爾遜這個人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尤其是女巫師們,對其印象還要更深。
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就是明明沒有凱文火,艾格這個名字卻比凱文被談及的次數要多的多。
兩相對比,甚至給人一種凱文是配角,艾格才是主角的錯覺。
很多人對此都很猝不及防。
尤其是凱文字身。
……
“您不是說,他只要沒有把照片刊登到報紙上,就不需要太在意的嗎?”
此時距離歐內斯特莊園發生的那件事,已經過去了五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