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妃之父正在猶豫如何和鳳顏玉接觸,沒想到秋尚書竟然主動來拜訪他。
秋尚書繼喪女之後,一直在朝堂上都有些謹小慎微的,一直以為皇帝會在廢后賜死秋芷若後拿他們秋家開刀,但最後皇帝並沒有處置他們秋家。
秋尚書並不覺得自己在這一朝會再有什麼更上一層的權勢了,所以他是想主動投奔鳳顏玉的。
再加上,秋尚書並不知道自家女兒對鳳顏玉做的那許多勾當,只會以為鳳顏玉和他之間,也就是曾經和他女兒愛慕同一個男人而已。秋尚書和鳳顏玉之間,並沒有什麼很大的仇怨,只是尚書和長公主之間的關係罷了。
秋尚書開誠佈公,講明瞭自己的想法。他的女兒和麗妃都被皇帝賜死,他的女兒好歹還是有點理由的,麗妃真的是莫名其妙就被皇帝殺了,末了還一點解釋也沒有,這怎麼不會讓人心寒呢?
麗妃之父聽到秋尚書如此直球地跟他講明瞭自己的想法,倒不是有多信任他,而是這個要求秋尚書太過迫切地想要實現了。
「秋尚書是來說服我反水嗎?」麗妃之父倒是笑了,「如此直截了當地說了,你就不怕我反手把你在陛下面前把你給告了?」
「明正(麗妃之父小字)既然這麼說了,就是不會說了。麗妃娘娘在宮裡如此盛寵,卻也死的如此不明不白,你難道不該計劃計劃自己的後路嗎?」
換言之,秋尚書的意思就是,明正不像是死腦筋愚忠的人,秋尚書的這個建議,麗妃之父是會考慮的。
麗妃之父慢條斯理地喝完了一整杯茶,開口道:「王都督,原先是太皇太后的心腹,之前陛下找了很多理由想殺了他,被餘國公保了下來。」
「如今為了保住那一條命,兵已經是不管了的,剛好也未娶妻,單身漢一個,便住在了餘國公的家裡。」
王都督是個孤兒,自幼被太皇太后收養。太皇太后發現了他軍事上的才能,便著力培養,他也爭氣,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太皇太后的助力,坐上了這中軍左都督之位。
他倒一直未娶妻,他總說自己尚沒有心愛女子,一切全憑太皇太后安排。太皇太后覺著他年輕,也不急著指婚,讓他再歷練歷練,他的婚事便擱置下來。
待到太皇太后去後,他的靠山倒了,權貴更不會有人會把女兒嫁給這樣一個孤兒——雖身居要職,卻被陛下忌憚。
王都督一直感念太皇太后的救命和養育之恩,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仍舊堅持自己的底線。
「雖然王都督不再去軍營,但威望還在,若由他去為鳳顏玉開城門,士兵們也能夠聽服。」
說服王都督去為鳳顏玉開城門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不需要說服,知會一聲便好了。王都督不可能不幫太皇太后唯一倖存的子孫——鳳顏玉的。
麗妃之父肯這麼說,就是答應了秋尚書的提議。秋尚書終於舒展了眉頭,順著麗妃之父的話道:「如今的餘國公是太皇太后的親弟弟,我們得先暗中去拜訪他,才能將人給帶出來。」
雙方一拍即合,當夜就去拜訪了餘國公。餘國公確認了兩人的拜訪不是陛下的陷阱,這才讓王都督出來見他。
兩人商量了一下到時候如何開城門,餘國公便修書一封,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將信送到了鳳顏玉的手中。
此時,城外的鳳顏玉已經整合好了契丹軍隊,她並不知道城內在短短的這幾日間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
當她收到餘國公的信的時候,是非常驚訝的。
餘國公算起來是他的舅公,這複雜的親戚關係,鳳顏玉對這位舅公算起來算不得多親近,至少在她穿越來之後,是沒見過的。
這一層關係,經李嬤嬤說來,說
還是算可靠,可以利用的。
鳳顏玉放下心,不確定地道:「他們當真會為我開城門?」
「不管信不信,明日殿下都是要進攻的。若是他們開了城門那邊省了我們的事,若是不開我們只是照計劃攻城罷了。」
鳳顏玉搖了搖頭:「突然好好的來了這樣一封信,難保不會有詐。這幾日帝京到底是什麼情況?」
鳳顏玉喚來鸞鳳衛裡專管情報刺探的暗衛,探得了這幾日皇城裡的訊息。
鳳顏玉只是大驚:「皇帝當真生生打死了麗妃?」
「回稟主子,正是。」
鳳顏玉不寒而慄起來,但一想到皇帝是能親手毒死杜淑妃的人,這樣的行為也就合理了,但也還是為麗妃惋惜。
「皇帝這真是自斷後路,在這個時候還不籠絡大臣,甚至還打殺權貴的女兒,是真的要把人心都送到我這邊來!」
鳳顏玉想到這一層,還是不禁浮現出笑容:「天要亡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來這開城門一事,是真的了。」
鳳顏玉並不覺得這是詐降,若是代價是殺死自己在宮裡已有地位且受寵的女兒,那也太大了,無妨讓他們家族暫時性的可持續發展。
如此,鳳顏玉便下定決心,於明日寅時,正式攻城。
王都督一夥人在這夜就已經準備起來了。餘國公將自己的私兵交給王都督,讓他帶著去城門口,刺殺了北門的首領,奪取了北門的控制權。
秋尚書和麗妃之父也在,三人以大義說服了被刺殺首領的守城軍隊向王都督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