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朕甚為痛心的乃是刑部尚書呂儒因為疾病,隕落在了龜茲,為紀念文優平定西域諸國之功勞,朕決定將延城更名為文優城。”
朝中官員聞言,低聲議論紛紛,李儒身死的訊息,朝中不少官員是不知道的,乍然聽到這般訊息,他們亦是有著頗多的感觸,不過呂布對待李儒也是沒得說,一座城池以李儒的字來命名,絕對是很大的殊榮了。
“文優身體有恙,尚且頑強堅持,率領大軍征戰西域諸國,為平定西域諸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此乃晉國官員之楷模也。”
朝中官員紛紛稱是。
見呂布將目光投來,賈詡出列朗聲道:“聖上詔曰,刑部尚書呂儒,為國盡忠,此乃晉國忠貞之士也......特追封李儒為陽侯,封其長子呂晟為關內侯。”
散朝之後,朝中官員仍舊議論不止,李儒位居刑部尚書,乃是晉國重要的官員,死後被追封為陽侯,這也是封侯之中最高的級別了。
其實封侯也要看地方的,陽乃是屬於左馮翊,在晉國絕對是富庶的地方了。
不過這也體現了呂布對於李儒以往立下功勞的重視,封賞其子呂晟為關內侯,更是皇恩浩蕩了。
當前晉國的封賞制度可謂是嚴格的,沒有功勞想要走到更高的位置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呂晟主要是因為李儒的功勞使然。
李儒之死,對於朝中官員來說也是不小的震動的。
西域諸國的戰事已經平定,接下來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派遣官員前往西域諸國進行治理了,在治理的過程中,肯定會伴隨著諸多的問題,到時候就需要前往官員的手段了,呂布最為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西域。
若是在西域有著宵小之輩趁機作亂的話,晉國的官員肯定不會手軟的。
而一些投靠的國家,在名義上仍舊是存在的,這就為晉國官員的治理增加了不少的難度,想要徹底的佔據這些國家的話,肯定需要軍中將士的征戰,但是目前征戰的話,對於西域諸國的穩定來說是不好的。
而這些國家的投靠,晉國也是接受的,想要佔據這些城池,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西域諸國逐漸的穩定之後,呂布會將目光投向西域諸國之外的國家,若是能夠將這些國家平定的話,才是莫大的功業。
呂布追求的是一個更加強大的晉國,讓晉國的實力更加的強盛,四海臣服,疆土更大。
想要征戰西域諸國之外的國家,對西域諸國有更多的掌控,修建道路是有著很大的必要的,道路通暢之後,軍隊前往才有著更多的便利,更加方便晉國對於西域情況的掌控。
修建西域諸國的道路,任務肯定是落在了俘虜的身上,這些敢於和晉軍對抗的國家,失敗之後,被俘虜的將士肯定要接受懲罰的。
而今晉國的發展正在按照呂布的設想進行,更多的商人紛紛前往西域諸國,甚至西域諸國之外的國家,打探到更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情況,對於晉國來說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
晉軍的征戰,不會因為西域諸國戰事的平息而停止下來,長安城外的十萬大軍,不僅僅是護衛都城的安,亦是為征戰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