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國姓竊明 > 第285章 見招拆招

第285章 見招拆招 (第1/2頁)

“沉部堂,你倒是給個準信,樹人賢弟的兵馬如今到底到哪裡了?他之前言之鑿鑿說不用擔心多鐸,定能飛馳來援,如今多鐸可是提前鋌而走險偷渡過江了!”

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內,朱常淓御前,史可法也不跟沉廷揚客氣,也不顧君前禮儀,直截了當追問緊急軍情。

多鐸渡江,攻破了龍潭衛,這已經是火燒眉毛的時候了。

沉廷揚也不含湖,也不私下回答史可法,只是對朱常淓奏道:“臣也沒有更多的訊息,此前都是三日一報,算來今日應該會有最新的訊息傳來。

三日前那次,犬子報備說他的兵馬已過九江,為了隱蔽行軍,降低被韃子發現的可能,他暫時入湖口休整、集結前後軍隊形,隨後又順江而下。

算算行程,如今差不多快則到銅陵,最慢估計也在安慶、池州之間。不過不太可能到蕪湖,因為蕪湖對岸的除州府、和州府,已是韃子兵鋒所及之地,兵馬若是到了蕪湖,必然會被江北的韃子兵馬發現,也就起不到奇襲增援的效果了。”

沉廷揚這番話,不瞭解情況的人還得結合著地圖看,才能掌握。

好在史可法倒是懂行的,所以他不需要看地圖,他拿來地圖,只是為了便於皇帝理解,當面給皇帝講解。

朱常淓便就著地圖,按史可法的標註,大致看清楚了情況:蕪湖距離南京只剩最後二百里江面。而蕪湖對岸的江北,差不多正好對著濡須口,也就是濡須水從巢湖注入長江的河口。

在江北的安廬二府一帶,安慶和瀘州因為是朱樹人的總督轄區,駐守兵馬也比較忠義,士氣高昂,此前核心城池並沒有被多鐸拿下。

但從廬州再往東,和州、除州並非朱樹人的總督區,那兒的駐防軍隊也是南直隸原本的衛所明軍,這些軍隊士氣低落,也沒有銀子餵飽,常年武備不足,實在不堪一擊,那些地方,此前就跟揚州一起,被多鐸臨時佔了。

和州、除州與廬州府之間,一個比較容易割據而守的地理界線,便是淝水、巢湖和濡須水了。淮河從淝水分叉南流,注入巢湖,巢湖再由濡須水經濡須口注入長江。

這幾條河寬深和水量比較有保障,朱樹人此前在廬州的駐軍也有一定量的戰船,多鐸缺乏精銳水師,就無法逾越淝水和濡須水一步。

所以從戰略奇襲的突然性上來說,朱樹人從湖廣派來的精銳援軍,此前不該越過濡須口、蕪湖對應的江段,一旦過了濡須口,北岸都是韃子,肯定要被發現,那多鐸就不會上鉤了。

哪怕是濡須口更上游的長江江段,也要留出一些餘量,因為不能保證多鐸不會派出小股騎兵斥候往上游搜尋敵情,要是被清軍斥候發現,也會導致戰略突然性的失去。這個餘量留多少,就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總的來說,從安慶到南京,一共是五百里左右江面,池州距南京約摸四百里,銅陵大約三百五十里。如今朱樹人的軍隊,距離南京應該還有三百五十里到四百里的長江水路里程。

史可法估算了一下,因為是順流而下,這些部隊最快三天就可以趕到南京。自己只要守住南京三天就能等來援軍,應該還是很安全的了。

他把這個情況跟朱常淓稟報分析了一下,朱常淓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情也稍定了些:

換源app】

“守住三日便有援軍,那朕就放心了,諸卿都是公忠體國的賢良,必能保得京城安妥。具體守城之策,史卿是知兵的,朕便不過問了。”

史可法連忙對皇帝的信任表示謝恩,隨後又緊急商討了一下對策,定下了幾條主要的基調:

首先,南京城的防務,肯定是最重要的,好在此前這些日子,對於南京的城牆也多有改造,防務最佳化,如今宣佈封閉城門、在甕城內部再射塹壕土壘,問題也不大,可以很快完成。

這些例行工作自不必提,剩下幾個關鍵重點,便是要防止多鐸的危害擴大——史可法此前也跟朱樹人、沉廷揚反覆討論,推演過,知道如果真遇到了多鐸鋌而走險,不顧援軍後路偷渡過江,那麼最需要擔心的,就是數萬鐵騎縱橫糜爛,把江南徹底攪爛。

如今確認多鐸的渡江點是棲霞山、黃天蕩一帶,附近棲霞山制高點又被第一波攻勢打得失守了,旁邊還真沒什麼險要可守。

鎮江府就是長江南岸一處渡口要害,除了金山寺和北固山,其他地方沒法守,鎮江的城池也是防禦北面長江渡江來犯的,如果被從上游側擊,鎮江城肯定守不住。

考慮到就算朱樹人抵達了,加上他的十萬湖廣精銳,也做不到立刻衝上去野戰把多鐸幹掉,還是要設法消耗疲敵,把多鐸的力量削弱,再趁其士氣低落、補給軍械彈藥下降,再瞅準機會一擊而中。

要是直接讓朱樹人莽上去,朱樹人部也是千里行軍,遠來疲憊,萬一有個閃失,反而會動搖大局,這主動尋求野戰決戰,是萬萬急不得的。

所以史可法肯定得有個最壞的心理準備,預想到會丟失一座甚至兩座府城,然後再指望以南京周邊的山川地利困住多鐸,以圖後計。

最新小說: 名偵探柯南之我的忌諱 天降物語 龍珠重生 星術永恆 輪回終焉之光 穿成反派暴君的心尖寵 同村的喪彪成了滅世反派 被貶後,我三十萬大軍馬踏皇城! 古劍尋陵 妄想大世界 哈利波特之艾奇 死神之羅君 僵屍出山 無限之楚歌 驅魔少年之無雙 Fate:冬木之火 水滸外傳之西門大官人 異世之死亡大領主 男兒無淚之一念之差 為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