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歷史上崇禎也不會剛好在這一波中徹底扛不住崩了。
旱災沒什麼好說的,五年連旱絕對讓北方各省赤地千里,南方水資源充足一些,人工興修灌既水利較多,才能扛過去,但也是嚴重減產了。
如今這一世,朱樹人搞來的玉米等抗旱作物,則會進一步降低災情,因為玉米生產單位重量糧食所需的灌既水量,只有小麥的四成。所以在連年旱災的時候,玉米救荒效果特別好,同樣的灌既水量,二點五倍的糧食產量,能救更多人。
事實上,就算是在河南、山東這兩個朱樹人從沒統治過的省,因為南邊湖廣、漢中等地種玉米成功了,收益巨大,河南山東一些開明鄉紳、有見識的自耕農,也在想辦法自發種玉米。
只是這種民間自己搞的創新,跟官府強行力推的力度肯定大不一樣,而且河南山東開明鄉紳知道湖廣大面積種玉米效果好的新聞,至少也是崇禎十五年了,所以河南人就算要模彷,今年也才是第一年開始模彷,
李自成打來時,第一季玉米才剛剛收穫呢,改變不了多少國力民力。
而這兩年比旱災更恐怖的,就是鼠疫了。這場歷史上持續了四年的大鼠疫,是崇禎十四年,最早在山西出現的。
因為古代的交通不便,加上山西的地理閉塞,那地方當時也沒什麼需要跟內地大面積貿易的商旅需求了,所以整個崇禎十四年,鼠疫都只在山西本地蔓延,也讓山西人口在那一年就折損了不少。
當時唯一跟山西貿易比較頻繁的,反而是科爾沁草原的韃子部落,在黃臺吉的支援下,跟晉商的八大蝗商貿易,幫著把山西的鐵器食鹽還有其他資敵的漢奸物資走私賣給韃子。
但可惜的是,鼠疫這種東西的傳播,據說比較受馬匹的剋制,疫鼠和疫蚤據說會抗拒靠近馬尿馬糞等馬匹氣味濃重的地方,馬蝨會擠佔疫蚤的生態位。所以鼠疫並沒有辦法大面積傳到遊牧民族那邊,也很難讓全部騎兵的部隊快速失去戰鬥力。
崇禎十五年後,山西的鼠疫終於隨著闖軍的征戰,被帶到了河南和陝西,河南那邊尤其是開封被水淹後,鼠疫大面積爆發。
而北直隸和山東兩省,則因為離得更遠一些,一直到今年也就是崇禎十六年才剛剛爆發——歷史上,鼠疫最終也是在崇禎十六年下半年,傳到北京城的。
這一年,山西人反而因為已經扛鼠疫扛到第三年了,抵抗力弱的都死了,活下來的多多少少有了免疫力,
所以從山、陝殺出的部隊,就不會跟剛剛大面積傳播鼠疫的山東、河北軍民那樣不堪一擊了。
劉芳亮並不清楚其中原理,他只是覺得自己越打越輕鬆,一開始在河南還有點抵抗,到了山東河北交界,反而如入無人之境。
過境山東地區時,原本他也會透過兩部明軍的防區,分別是山東總兵劉澤清、鳳陽總兵劉良左(劉芳亮在從商丘出發時,路過亳州那一段,理論上是劉良左的防區,但很快就離開了)
結果,劉澤清當然是龜縮在濟寧等地,藉口確保要害,任由劉芳亮過境,劉芳亮打到臨清,要掐斷大運河,劉澤清依然不出兵,只說部隊瘟疫流行,士卒剛好大多失去戰鬥力,實在不能出擊。
連劉澤清這種治下兩個府都被流賊打穿的總兵,都能苟慫不戰,劉良左那種只有幾個縣被波及的慫包,當然就更加不願意賣力了。
甚至當初順軍路過亳州時,還是黃得功從合肥帶兵北上,幫著近在鳳陽的劉良左擊退的。加上劉良左的駐地也在鳳陽,天天跟總督馬士英交往,後來在馬士英跟福王朱由崧勾搭上的時候,劉良左也第一個被拉下水,跟著馬士英、朱由崧過從甚密。
至於劉良左心中有沒有動過“將來陛下要是真出意外了,咱能不能當第一個從龍擁立的武將”,外人就不知道了。
山東、淮北各地軍鎮藉口鼠疫、對於大順軍的進犯能躲則躲,讓劉芳亮的部隊成功在十月份打穿了山東,十一月初就順利渡過黃河,進入河北平原,也正式進入了北直隸境內。
而且,考慮到北直隸和山東的疆域存在犬牙交錯的情況。比如北直隸的大名府,其實跟山東的兗州府、東昌府在緯度上是一樣的,
所以當劉芳亮穿過東昌府時,他其實已經同時繞過了北直隸最南邊的大名、邯鄲等地,直接就抵達了真定府附近。
即使對真定府這個地名不太瞭解的人,一定也知道趙雲是“常山真定人”,而後世又被戲稱為“石家莊趙子龍”,可見距離北京已經非常之近了。
打下真定府,再往北打下保定府,前方就是北京所在的順天府,劉芳亮距離京師,只剩最後三個府。
……
話分兩頭,時間線回朔到兩個月之前的北京城內。
陝西那邊,大散關大捷是八月上旬末取得的戰績,傳旨的王公公,是在八月十二這天,由朱樹人派出的小股水軍,走漢水順流而下,離開漢中、經鄖陽於八月十六抵達襄陽,然後北上回京覆命的。
王公公經不起六百里加急的顛簸,所以只是日行二百多里,所以八月底才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