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來了,在閩南老人去世長孫要扶靈的,李大根的長孫是李達。
爺爺愛長孫,很多時候爺爺奶奶對於孫子的親和溺愛,比父母都嚴重,這也是生活之中的常態。
只有看著孫子輩的,李大根才感覺到真正的後繼有人,加上年老心理,對於孫子李達的寵愛是難以言表。
尤其是對於第一個孫子,自然是更加寵愛的不得了,一來是新鮮,二來是會全心全意的身心投入地去呵護,這無形之中就會增加很多的感情基礎。
到後來的三三兩兩之後,就遠沒有第一次當爺爺的那種新鮮感覺,見怪不怪的心理,自然跟第一個是無法比擬的,李大根最愛說的話就是,我的大孫子李達,還真的很少說他二孫子的。
李達調皮用自家的小黃牛,掛鞭炮去撞李可和大傻倆人。如果,讓村裡的人知道,他這臉面也掛不住。
他必須要維護孫子李達的名聲,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苦水自己往肚裡咽。
李大根,李有旺,馬蓮,李達四人灰溜溜的走了,消失在眾人眼中!
“可以和大傻也回來了,牛也沒丟,大夥都散了吧!”生產隊長李國慶對著圍觀的眾人說道。
“您好,您是村長嗎?”林香兒看著李國慶,猜測他應該是村長,走到他面前問道。
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似乎一直是國人的優良傳統!
本來要起身,打道回府的村民,聽到對話又開始聚攏在他倆人身邊。
李國慶看著林香兒回答道,“不是,我只是一個生產隊長而已。”
近兩千人的李厝村,分九個生產隊,李國慶只是其中之一。
生產隊長大小也是個官,向他告狀也沒錯。
“隊長大哥,我哥家這門,不知道,被哪一個歹人給砸壞了。希望,您能為我哥作主。”林香兒微微一禮道。
李國慶歪著腦袋看著林香兒,“我好像在村裡沒見過你,大傻他好像也沒有什麼妹妹!”
林香兒甜甜一笑,“我是一名採購員,路上碰到了流氓搔擾,是有力哥昨晚經過,救下我。”
在計劃經濟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物質匱乏,商品短缺,供銷、商業經營需有人外出採購貨物,於是就產生了採購員這一職業。
現在是1982年,國家早就已經出臺政策,鼓勵個體戶做生意。
這一年華夏,開展了“嚴厲打擊經濟領域犯罪活動”的運動中,“八大王”被作為經濟犯罪分子受到打擊,有的被收審關押,有的“畏罪”潛逃……是謂“八大王事件”,在華夏影響深遠。
林香兒用採購員這個模糊概念來拉近與李厝村村民的距離,她怕用私人商店,反而會讓眼前的這些樸實的農民心生疏遠感!
“採購員?”
“她是供銷社採購員。”
“......”
圍觀的李厝村村民,議論紛紛!
李國慶想了想,然後道,“原來,是這樣啊!門村長會修,你放心。
不知道,你來我們李厝村,有什麼事嗎?”
林香兒一聽,她得趕緊趁著人還沒走,先來一波廣告,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