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軍在諾開邦建立了許多指揮所,控制了諾開邦45%以上的領土,有100個營,每個營有300人,復興軍的作戰部隊規模超過了三萬人。
兩個小時後,若昂來到了他父親支持者的營房,在軍營裡他見到了他的屬下又是戰友的猴子和銀狐,還有頌拓,頌拓是他父親堅定的支持者。
先前的擔憂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幾人都沉寂在這久別的重逢之中。
“頌拓叔叔,現在復興軍怎麼樣了?”若昂死裡逃生,憋了許久,終於問道。
諾開的農民們一年到頭唯一的想法就是多種點糧食,祈盼風調雨順,能有個好收成。
而商人們就想多掙點錢,多販賣些貨物,從中賺取鉅額的差價。
這些期盼,都是為了讓生活能過得更好,讓未來能夠有點盼頭罷了,他們才不管誰是諾開王。
這場蓄謀已久的政變進行的十分順利,一天時間裡很多軍營的營長都已經換上了森臘的人或者都已表態支援森臘。
“少將軍,森臘已掌控了大部軍營,現在我手中就三個營的兵力,和森臘衝突了幾次,剩下不到八百人。”頌拓語氣深沉的說道。
形勢嚴峻對若昂很不樂觀,三萬人的復興軍,支援他的不到八百。
“我的父親和其它家人,怎麼樣了。”若昂又接著問道。
“您的父親和家人,都被森臘軟禁在了家裡,暫時沒有什麼危險,您也知道你們家族在坡新加資產對復興軍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森臘這個叛徒在沒有得到它之前,是不會對您的父親下手的。”
復興軍的軍響,表面上是靠諾開邦內的收稅,向士兵發放工資。
但諾開山高林密,山地較多,平原狹小,耕地面積僅佔10%左右,主產稻穀,次為水果和菸草等,稅收收入十分有限。
在復興軍內部很多人都知道若昂他父親從坡新加資產中拿出了很多來支援復興軍的發展。
甸聯邦當時是英格的殖民地,地處東南亞和華夏的西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942年5月初扶桑國,在若開人幫助下佔領諾開邦首府阿恰不。
若昂的爺爺就是扶桑國的合作者之一,成為了合作者就方便了許多,他在坡新加購進了資產。
1947年2月12日,昂山召集各族首領召開大會,並簽訂《賓龍協議》,按照協議各族在甸聯邦內部擁有充分自治,大家都擁有平等的各項權利。
1958年,甸聯邦凍結了其中部份協議禁止各族離開,由於這個緣故,各族覺得被騙紛紛揭竿而起。
甸聯邦境內的地方武裝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尋求脫離甸聯邦。
1961年,若昂的爺爺是諾開人中少有的成功人士,就支援了諾開人尼拔和布圖組建了諾開復興軍。
1975年尼拔做為總司令被反對者開槍打死,布圖被推為總司令,布圖病故之後,他的父親成了復興軍第三任總司令。
復興軍上層管理者他們並不知道的是明面上是坡新加的資產在貢獻,實際是扶桑國的資產才對。
若昂的爺爺很有經濟眼光,除了在坡新加的投資外在扶桑國也有很多投資,扶桑國的體量就比坡新加大五百多倍!
“那我得馬上去一趟坡新加,聯絡上資產管理者。”若昂對著頌拓說道。
頌拓雖然是他父親的支持者,但家族主要資產在扶桑國他不想讓別人知道,這是他們家族的底牌。
在頌拓的安排下,若昂偷偷的乘坐著漁船前往坡新加,倉促地離開了諾開。
諾開邦依山傍海,有眾多的島嶼如藍裡島、八榮戛島、漫昂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