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耳東讓她稍等片刻,不到一分鐘,他就拿著兩杯星巴克回到了辦公室。
「我記得沒錯的話,你應該是喝香草拿鐵吧。」
正隨時準備和上司拍桌子的陳念晚被他這麼一問,怒氣值暴減,她疑惑的問陳耳東怎麼知道。
「我平時看你們點咖啡,也看過小票,大概知道你們幾個愛喝什麼。」
陳耳東沒有看著她說話,而是邊喝咖啡邊斜眼盯著電腦。
這很不陳耳東,尤其對於不瞭解他的人來說,不但給手下買咖啡還能暗中記下他們的口味,這比太陽打西邊出來還要稀奇。
陳念晚端著咖啡,不知該喝還是不該喝,連想說的話也全部短路,卡在喉嚨。
「商業設計,畫面是第一位,文字是輔助,更多的時候起一個說明、解釋的作用,用在設計裡則可以點綴。這版設計不是說明書也不是議論文,你的文字很好,可以無限發散放進接下來的推文裡,但放在設計中,且不說排版,重點是,沒用。」
陳耳東像個老師給學生做課外輔導一樣,一人一杯咖啡,循循善誘的教導。
「我很愛惜我的文案,寫好了以後,每一個字都是寶貝。」陳念晚迴歸了小姑娘的本質,陳耳東捕捉到了她的委屈。
「我跟戴總提過,能否把你的文字作為設計元素,專門拿一頁來展示,但那種形式的設計,都是拼接短小精幹的熱點詞彙,你寫的東西還不適合,所以我只能讓你改了。」
陳念晚這才知道,陳耳東幫她爭取過,並非胳膊肘往外拐,一味的妥協。
「喝東西啊,趁燙的時候喝。」陳耳東提醒道。
陳念晚隨即喝了一口,她的身子一縮,稍稍有些燙嘴。
「陳總,我知道了,對不起,我這就去改。」陳念晚的歉意發自肺腑,這個令他們所有人討厭的總監,竟然還有人性的一面。
陳耳東的溫馨舉動,倒不是心血來潮。
前晚和杜宇吃飯時,聊起手底下這幫年輕人,陳耳東知道他不招人待見。
杜宇給他的建議,適當的用一些懷柔政策,以前在智信達,他就是這個角色。
無論是大耳時期,還是智信達,陳耳東一直都是一個追求業績不太顧及員工情緒的人。
大家很怕他,他們更願意和林大器、杜宇相處,至少沒有這麼大壓力。
陳耳東說有一年林大器對他提起過大耳倒閉之後,他借錢請員工們吃散夥飯的事。
他說員工們都不理解甚至很氣憤,為什麼唯獨陳耳東不參加,在他們眼裡,陳耳東冷血、現實。
林大器說完,想問問陳耳東當時到底怎麼想的,但他並沒有給林大器解釋。
不過,他卻把心理活動說給了杜宇。
「你也知道,我的情緒很少,我始終認為,情緒只是附屬品,好情緒壞情緒都一樣,對事情的本質和結果不構成影響,所以我沒必要去參加散夥飯,哭鬧一陣,公司已然關了,那悲歡離合的意義在哪兒?」
陳耳東就是這麼一個人,他雖然覺得中國的很多古人云都是扯淡,但唯獨崇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情緒愈發的淡泊。
不可能沒有,碰到至親至愛或者天大的冤屈,他也會觸動,做出反應。
可這樣的事,在生活當中又有多少?
為您提供大神有餅沒餅的《只念半生》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百六十七章 懷柔政策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