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出會結束之後,酒店的經理告訴陳耳東,當天下午他們加了一百個坐席都還不夠坐,後來又從庫房拿來五十把椅子。
就這樣,都依然還有人湧入,甚至連一些酒店的工作人員也申請了分銷商。
這些人都是站著聽完整場釋出會的。
有了四百多個分銷商,智信達自己的零售業務基本停滯,每天出貨的訂單幾乎全部來自分銷商。
智信達給分銷商的支援不僅僅是釋出會上說的那些內容。
所有分銷商除了動動手指聊聊天之外,完全就是懶人銷售模式。
每樣商品的宣傳圖片以及文案全部由智信達提供,陳耳東設計的產品電影一時間出現在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土野遠在日本,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貨源的組織中,因為智信達走貨走得太快。
損失了單品利潤,卻大大提高了貨物的週轉率,國慶後到十月底,智信達又陸續回來了八個集裝箱的貨。
貨走得快,對於後臺系統也是一種考驗,一個多月過去了,使用者體驗上的問題便出現端倪。
第一個問題是售後的反饋容易出錯,分銷商接到售後退換貨,在後臺上傳資料時容易丟失,導致智信達不能在第一時間作出處理。
第二個問題是合併購物車時,公眾號的介面切換容易自動清空之前裝在購物車裡的物品,客戶需要反覆點選才有可能完成購物車的支付。
第三個問題是客戶取消訂單,貨款不能第一時間原路退回,需要主動聯絡分銷商,再由分銷商告知智信達才能實現退款流程。
這些問題,說大不大,但直接影響了客戶和分銷商的感受,大概有二十來位性子急的分銷商因此而放棄了手裡的小店。
陳耳東第一時間把這些問題提交給了微商城公司,讓他們的程式設計師儘快整改。
在智信達的內部會議上,有些負責對接分銷商的員工因為被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便抱怨分銷商沒耐心,一點小問題便打了退堂鼓。
陳耳東卻持不同意見,把員工訓斥了一頓。
他說:“你們知道在微信做電商和淘寶的區別在哪裡嗎?”jj.br>
員工悶不吭聲,陳耳東厲聲道:
“淘寶賣家和客戶是兩不相見的陌生人,如果產品出現問題,直接走申訴,該退錢退錢,雙方純粹就是交易關係。”
員工點點頭,陳耳東繼續說道:
“微商!不是簡單的賣貨,是人情交易。你賣給你兄弟姐妹、同學師長的產品出了問題,僅僅是退錢那麼簡單嗎?你的人品、信譽都有可能遭到懷疑,懂了嗎?”
陳耳東一語中的,他道出了微商的核心。
人在買東西的時候,最在乎的就是產品安全,無論去商店還是網購,面對陌生的商家,信任永遠都是堵在雙方面前最厚的那堵牆。
國內偽劣產品猖獗多年,小到菸酒,大到建築,所有人都心有餘悸。
但如果是在朋友或熟人手裡買東西,大多數人天然就會卸下一層防備,可就連這層防備再被玷汙了,人與人之間還談何信任?
陳耳東讓美工把“使用者體驗、客戶最大”八個字做成貼紙,貼在辦公室的牆上,時刻警醒所有人。
自空中百貨分銷商系統上線以後,智信達的發展速度很快,短短兩個月,以前的零售貨倉已經堆不下了。
寫字樓的租金比倉庫貴得多,杜宇讓徐冰新招了幾名庫管去倉庫駐點上班,專門打包發貨。
此時徐冰已被提拔為物流部經理,統管庫房和發貨。
徐冰把原來的零售貨倉改造成了產品展示間,只保留了一小部分針對客戶自取的商品。
然後帶著新來的庫管去倉庫上班了,有事或例會才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