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以後你就是我們的財神爺了啊!”杜宇笑道。
“第三件事......”
“還有啊!你今天到底是拿了一百萬還是一千萬啊?”沒等陳耳東說下去,林大器就叫了出來。
“閉上嘴!說正經的呢!”,陳耳東瞪了瞪林大器,“我是希望你倆也能成為好兄弟,一個是我從小長到大的兄弟,一個是在我最低潮的時候給我機會的兄弟,所以,我希望我們從一起做餐廳開始,變成最好的兄弟!”
林大器和杜宇沒想到他的第三件事竟然是這個,忽然有些感動,最感性的林大器可憋不住話,舉起了酒杯。
他不假思索地響應了陳耳東的號召,要和杜宇肝膽相照,若不是對他已有了些瞭解,林大器的行為很容易被解讀為虛偽。
能交到一個兄弟固然是件好事,但杜宇有自己識人的原則,只是當下衝這個氛圍以及陳耳東的仗義,他也沒有想太多,三個人相互碰杯共飲杯中酒。
整個四月底,陳耳東和杜宇就沒歇過,除了必要的分頭行事,他倆就跟連體嬰一樣,一直到五月初,他們才最終選定了商鋪。
與此同時,和岷江鎮第二期土地整理專案也合作在即,這段日子是陳耳東生平最忙的時候。
不同於當年加班奮戰,現在手裡的事都不是小事,而且要比單純做廣告複雜十倍。
餐廳還是叫格里芬,小有名氣也是名氣,不沿用是對品牌剩餘價值的浪費,這是陳耳東做微博營銷以後體會到的。
林大器也累個半死,他把睡眠時間壓縮到每天4個小時,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做格里芬的設計到半夜,週末還要去現場,但他心裡很。 舒服。
除了陳耳東三人,杜宇還另外找了四名股東,都是手裡有點閒錢並且交友廣泛的人,他們不參與經營,只負責拉人來餐廳消費。
新餐廳的位置和老格里芬相似,都靠著錦城的母親河,只不過老格里芬在上游老酒吧街,而新店則是在下游的新商圈,臨河更近。
陳耳東建議新格里芬不要做成以前那種完全針對外國人的風格,這樣會壓縮客群種類。
新店面積更大,層高有八米,可以做三層,這種條件下要把眼光放在本地消費者。
八項規定出臺之前,那幾年的公款消費著實是餐飲行業蓬勃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是鄧香香告訴陳耳東的。
韓卿瑜幫他們規劃了一下,一樓連同外擺作餐吧和晚間啤酒場,二樓做清吧以紅酒雪茄為主,三樓做包間。這樣可以滿足不同消費階層的人群。
格里芬的籌備就這樣開始了,整個餐廳的投入從最開始預計的兩百萬變成了兩百八十萬,因為做出三層營業房的決定後,裝修這一塊的花費一下就上去了。
杜宇出資一百萬,陳耳東六十萬,令幫林大器墊付了四十萬,其餘四個小股東瓜分了剩下的八十萬。
陳耳東本來打算留十萬在身上,但杜宇說如果平時資金緊張跟他說就行,陳耳東也就乾脆利落的把還沒揣熱的一百萬用的一份不剩。
忙完前期的工作,裝修和採購的程序陳耳東便全部交給了杜宇,他要做的就是心無旁騖的處理土地整理的事。
喜歡只念半生請大家收藏:(只念半生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