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說的,小事情,怎麼了?你接到生意了?”杜宇好奇的一問。
“是啊,人家也在問這個問題,你這一來,全都解決了,謝謝你啊杜哥。”
“你要謝我,晚上就出來吃飯,國慶叫了你幾次都不賞臉,你說你幾個意思?”杜宇假裝不悅道。
“這怎麼好意思,杜哥你幫我這麼大一忙,應該我請你啊。”
說到這,陳耳東沒了底氣,他拿什麼請?難不成學林大器借錢請客?
“行了,別廢話了,等你把我朋友那單業務的錢收了再請我也不遲,晚上過來啊,我順便把公司的東西拿給你。”杜宇聽陳耳東說請客他都想笑。
晚上見了面,杜宇跟陳耳東請教了不少問題,因為他實在對國內的狀況不甚瞭解,但又不想只開個餐廳混日子。
他手裡不光是這間文化傳播公司荒廢著,連進出口貿易的公司也沒經營。
杜宇在美國的時候,出於融入當地社會文化的目的,他做過高爾夫球場的泊車小弟,運氣好,一天的小費夠得上國內工薪族一個月的工資。
他還賣過一年閉路電視,類似於國內的機頂盒,最後成了當地的銷售冠軍,後來拿這筆提成開了一間日料店。
可以說,他在美國的從業經歷頗為豐富也較為成功,但當他回國以後,拿在美國的這一套方法用在國內的很多事的時候,發現不靈光了,這也是一直困擾他的地方。
自從認識了陳耳東,他覺得這個人除了有趣之外,完全就是個百事通,正道歪路都懂,對於一些事情的見解也很獨到,聽從他的建議每桌設了最低消費之後,營業額果然漲了不少。
杜宇總有一種預感,他能和陳耳東攜手乾點事情,但不知道幹什麼,所以他採取諮詢的方式,看看能否從聊天中得到啟發。
陳耳東告訴他,既然有進出口貿易公司,為何不從這方面考慮。
現在國內對進口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美國貨歷來在國人心目當中是硬底子貨,如果選好商品找準渠道,以杜宇在美國深耕多年的資歷,做進口商品生意完全沒有問題。
陳耳東在給杜宇講述這些的時候,純粹是站在朋友的角度,他心中一直把自己當成一個廣告人。
只是這麼幾年的經歷以及接觸了太多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不知不覺已經具備了跨界經營的能力,他自己沒有想過罷了。
杜宇聽得入迷,平時和他接觸的人都以客人居多,再者就是剛來內地什麼都不懂的威廉,兩人每天都圍著格里芬轉,很少有人能和他聊這麼多。
就算不聊業務上的事,光是錦城本地那些道聽途說的八卦趣聞都夠杜宇就著啤酒聽一晚上,他離開錦城的時候,連二環路都還是一片荒地。
散場後,杜宇回到家,久不能寐。
他覺得他的預感是對的,不單是陳耳東的能力,自見他第一面起,就有一見如故的感受,加之這麼短的時間內,兩人還發生了不少插曲。
想來想去,杜宇決定要認真的考慮和陳耳東合作的事了,反正他現在是個游擊隊。
喜歡只念半生請大家收藏:(只念半生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