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元石的存在,他可是非常的眼熱,抓耳撓腮的想要。
這些天,不僅只有他的實力得到增強,其他幾人也收穫匪淺。
方知白在經歷多次生死危機之後,他心有感悟,在吸收元石大量靈氣的幫助下,他成功將全身筋骨與五臟六腑淬鍊完成,突破至三重化勁境。
在兌換二百五十點的功勳值後,他也如趙功平一樣,光榮的成為了一名除魔堂百戶,光耀門楣。
琴仙子吳芸也得到突破,修為從儒道二重天尋路境突破道三重天悟意境,琴音之道愈發的高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一次,以同等的修為,我必不弱於琴魔楊震!”她信心滿滿。
顯然,他對於兩院大比上輸於楊震的比試,還一直耿耿於懷,無法放下。
他們的變化,張韜都看在眼中,他這些功勞全部歸咎於元石的幫助上,這就讓他愈發的想得到元石試一試效果。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姬萱萱則越發理解孟院長的良苦用心,讓她在三重天悟意境上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甚至隱約間都能觸碰到四重天不惑境的瓶頸。
隨著時日臨近,京城內的氣氛變得越來越怪異,表面上風平浪靜,暗地裡卻波濤洶湧,暗流湧動。
春祭大典的一切事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
……
元啟三十四年。
正月初一,午時。
春祭大典正式舉行,全城百姓張燈結綵,鞭炮齊鳴,他們載歌載舞,舞龍舞獅,祈求上蒼,來年風調雨順,驅邪納福,安居樂業。
而皇城內,離神宗在一眾文武百官的簇擁下,大步向欽天監的摘星樓走去。
摘星樓是歷年祭祀蒼天的祭壇,也是距離星空最近的地方。
離神宗要登上摘星樓頂,在上面俯瞰整個京都城,然後藉助陣法調動皇城之下的龍脈之力,凝聚城內萬民信仰,使國運鼎盛,讓氣運金龍騰空萬里,守護大離江山萬世長存。
欽天監外則是沾滿了各種羽林軍與禁衛軍,裡三層外三層,將整個皇城包圍的水洩不通,嚴陣以待。
其中偶爾還有巡天司和六扇門的身影出沒,戒備森嚴。
而張韜就擔任了巡邏任務,防止皇城內出現意外情況。
文武百官,皇子公主,依次在摘星樓下站列開來,位置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有序排開。
一層又一層。
剩下的位置則是春秋書院的大儒和夫子,最後才是那些道門與佛門前來觀禮的真人大師。
此次春祭大典由書院孔大儒親自主持,祭祀蒼天,誦讀祭文,然後再讓離神宗祭出傳國玉璽,蓋上大印,方可禮成。
欽天監四方角落,則分別站立著巡天司四大主旗使和六扇門四大神捕,他們戒備八方,時刻守護陛下的安危。
這一次春祭大典陣容豪華,可謂是舉國之力,高手雲集。
全場氣勢恢宏莊嚴,所有人的面容嚴肅,目不轉睛,盯著場中央的摘星樓,靜靜等待離神宗的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