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旦夕如坐針氈,似此為人,不如早亡!”
“妾看宦官中之忠義可託者,莫如穆順,當令寄此書。”
有時候還得看女人,伏皇后比劉協要膽毅的多。與其苟活,不如和曹操拼了!
“這,好!便依皇后。”
劉協見狀,咬牙狠心決定按伏皇后的意思試試。
都到這份上了,曹操真篡位之後自己也不會有活路的。隨即便命人,去將穆順召進殿裡。
“老奴穆順,拜見陛下!”
不一會,一個約莫五十左右年紀的無須宦官走了進來。
“你們先退下!”
“喏!”
劉協強打起精神,不讓左近侍從發覺異常,而後吩咐道。
“操賊欲為魏王,早晚必行篡奪之事。朕欲令後父伏完密圖此賊,而左右之人,俱賊心腹,無可託者。欲汝將皇后密書,寄與伏完。量汝忠義,必不負朕。”
待眾人退下,就見劉協再壓不住心中委屈,終於向穆順哭訴道。
“臣感陛下大恩,敢不以死報!臣即請行。”
穆順聞言,也是哭了起來。他幼時便入宮,是經歷過靈帝時期便在的老人。
要說相對而言,最忠於皇帝的,其實就是宦官。
宦官沒有子孫根,這輩子的精神寄託也就是皇帝。當然,相對忠心歸忠心。
心理變態,禍害國家的人也出了不少。
劉協聞言,便對伏皇后點頭示意,後者隨即修書一封交付穆順。
穆順將薄薄的書信藏在發中,跪拜劉協之後潛出禁宮,徑直去伏完宅邸。
當穆順將書呈上,伏完見是皇后親筆,心下也是哀嘆一聲。
“操賊心腹甚眾,不可遽圖。除非江東孫權、西川劉備,二處起兵於外,操必自往。此時卻求在朝忠義之臣,一同謀之。內外夾攻,庶可有濟。”
伏完雖然是皇親國戚,可連董承都比不上。人家好歹手上有兵,而他就是一介老儒。
“皇丈可作書覆帝后,求密詔,暗遣人往吳、蜀二處,令約會起兵,討賊救主。”
穆順聞言也知確然如此,隨即說道。
伏完聽罷也覺有理,隨即取紙寫書交付穆順,轉傳劉協。
為了防止被曹操察覺,穆順便將回信藏於頭髻內,和伏完告辭回宮。
但他們不知道,劉協暗中召見穆順這是,早有人察覺並報知曹操。
曹操得了訊息,心下不安便早早在宮門等候,正好碰見回宮的穆順。
“那裡去來?”
曹操見到穆順,便裝作無意問道。
“皇后有病,命求醫去。”
“哦,召得醫人何在?”
“還未召至。”
穆順心中慌亂,但好歹在宮裡混了這麼久。還能穩住心神,並未變現過於慌亂。
“來人,搜!”
但曹操也不是這麼好湖弄的,便喝令左右遍搜穆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