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算是曹植一系,雖然曹丕暫時立為世子但曹植也不是沒機會。
隨著老曹權利的增加,黨派攻杵自然而然的事。
“仲達前兩策還罷,這第三路未免......呵呵。”
楊修雖是嘲諷,卻也沒批評前兩策。卻是挑不出毛病,但這第三策還是可以陰陽陰陽的。
“魏王,孫權圖荊州之心必不死也。合肥有張遼將軍在,其必不敢進犯青徐若圖發展,唯進取荊州也。”
“其與劉備本有切齒之恨,只因畏懼魏王又因荊州一時難克,故再復結盟。”
“魏王可遣使於江東處,陳說厲害。二家結好,甚至封其為公已無不可......”
在司馬懿看來,別看孫權現在安安心心聯劉抗曹。
但他的野心絕對不止如此,要拓展領土荊州就是繞不開的話題。
甚至可以以封爵為重利,吳公,吳王都不是不能安排。
但他完全沒注意到自己說完,曹操的眼神有些躲閃表情有些尷尬。
要是將孫權封王了,那自己這個魏王的水分就直線下跌。
“呵,前番我軍在襄陽便是聯合孫權共伐荊州。可結果呢?”楊修騎臉輸出。
結果就是江東佔據江夏,劉備方雖吃了個暗虧也有江陵之勝。就司馬懿和曹仁在捱揍。
“再者,孫權何德何能?安可為公為王。”
“魏王有吞吐天下之志,何吝一虛名?孫權若接受封公,必使劉備方心疑,兩方自生溝壑再以引導並兵戈相見!”
......
就在鄴城在談論孫權的時候,我們的權寶正在武林開心的檢閱解煩軍。
“哈哈,好!不想士卒可以精銳至此!”
孫權看著喊殺聲沖天,或在操練器材中騰挪,或在泥蕩裡相互格鬥的解煩軍士卒。
笑著都快合不上的嘴角,充分表示了他的滿意度。
“主公,請移步江岸!”
看完步兵操練的專案,呂蒙賣弄似的引孫權再去看水軍。
只見江邊艨艟數百,分列兩岸。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
忽然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士卒人人善水,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朔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節選自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