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見劉備心下疑惑,便要出聲詢問之際,忙是彙報岔開話題道。
“好,便先徵兵兩萬,又勞永年負責。”
“哈哈,業平實備之福。不,實天下人之福也。本就能畝產八石,有此優質稻種,業平以為畝產可收多少?”
老劉也不傻,看出劉賢岔開話題。按住心下疑惑,順著話頭問道。
“主公,以新農法加之優質稻種。貧田不說,最低產量便絕不低於八石。”
“而益州土地多肥沃,加之有都江堰灌既,畝產當不低於十二石頭!”
劉賢大致算了一下,以這個產量僅益州一地,就足夠養活百姓和至少三十萬大軍。
不說活民千萬,數百萬還是有的。
“好!好啊!備替天下人,拜謝業平了!”
聽劉賢介紹之後,劉備並不揣著自己人主的身份,反而極其真切的朝劉賢深深一拜。
就這個功績,就足夠留於史書大放異彩。
又商量了些雜事,會議便算圓滿。待眾人離去之後,只剩下除劉備與劉賢兩人前去庭院。
兩人在尋了處亭子,分座榻上。
“適才備正欲詢問永年,業平何以阻之?”
左近沒什麼人,老劉索性直接問道。
“主公是想問永年,為何只能徵的兩萬新卒吧?”
劉賢搖搖摺扇隨意趟著,好似看破一般的反問起來。
“確然,這有何不妥?”劉備皺著眉頭,心下不解。
“主公,可知為何會如此?”
“備確不知。”
老劉這三年或者說,自從劉賢加入以來堪稱順風順水。佔據荊益二州,又取得漢中、荊州之勝。
如今實可謂意氣風發,潛龍騰躍。
但相應的也有兩個問題,一者便是跨步太大基礎薄弱,派系問題萌芽。
二者便是孫曹兩個老闆都面臨的問題,世家豪強。
之所以只徵的出區區兩萬新卒,絕非益州就這點底蘊,正是因為世家豪強問題。
這會可不是被老劉打了三年,百業待興百姓疲敝的益州。漢中之民沒有被老曹遷移關中,加之南中蠻兵源完全足夠。
一咬牙一跺腳,大徵壯丁聚集個十萬人不難。
益州沒怎麼亂,也就意味著勢力根本沒有重新洗牌。
豪強還是那麼幾家豪強,在戰亂之中兼併土地,吸收人口這種操作太正常不過。
雖然劉賢曾獻策,以遷移之計使豪強不至於做大做強。但真正操作起來的難度,絕非常人能夠想象的。
好聲好氣的,沒人搭理。要是動粗,又極有可能使整個益州大亂。
要是大手一揮,表示要土地國有解放奴隸。別說益州了,就是荊州甚至整個天下。
你劉備就是史上最大惡人,比曹操還惡。
而且此舉損害益州本土世家的利益,作為益州派的張松和派系利益繫結的,自然會想辦法維護。
荊州其實也面對這個問題,但好在荊州八大世家一方面透過劉賢算繫結劉備集團。
另一方面荊州目前已經穩定下來,他們的訴求從保證在荊州的利益,過渡到成為天下頂流世家的期許。
“這,業平可有良言教備?”
劉備聞言也想通關節,簡單的說,有非常多的人口被世家隱藏。
“主公,賢有兩條計策。一曰治標,一曰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