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思索後,也不由皺眉道。
雖然徐庶所言曹丕不怎麼想信,但曹操留其監國。這麼重要的大事,如果處理不好,恐怕自己的位置也難穩。
一漢當五胡,話是這麼說沒錯。可己方兵力除了各地郡兵外,只有四萬。
三族真要聯合,兵力差距將會更大。單兵作戰能力,根本發揮不出來。
再者,就說靈帝時期,天下一統時也被統一的鮮卑打敗。
現在的情況,只會比當年更艱難。
“世子可由鄴城出兵,走中山國,直往雁門郡。”
“如此有兩個好處, 一者,匈奴興亂欲取幷州全境,必然調大軍猛攻上郡。如此其後方雁門郡必然空虛。”
“且此路靠近北方草原,一旦真有鮮卑異動。亦可由此出兵阻之。只是屆時幷州便不得不捨棄,命幷州自守之。”
徐庶其實還有很多焦慮處,比如幽州烏恆怎麼辦,己方這點兵馬真的能擋住嗎等等?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得如此。
曹丕聞言思緒良久並未決定,而鄴城中留守的如崔林、陳琳等人就是些純文士毫無軍略可言。
“元直先生久不發言,何以今日出言建議?”
“世子不必多疑,庶只是不願見漢家百姓遭受胡難。”
“嗯......”
最終,曹丕只得依照徐庶建議而行。
次日,四萬大軍在一名叫郝昭的帶領下北上中山國。
曹丕恐郝昭能力欠缺,又星夜書信在幽州薊城的田予、閻柔二將立即匯合大軍。
而下值的徐庶並沒有立即回府,反而是來到城中快活林。
“林主,在下所來是為一件大事,還請借筆墨一用!”
“元直先生稍待......”
這樣的人才,又是老劉鐵桿劉賢怎麼可能沒有聯絡呢?
只是徐庶一直很糾結,當年離開老劉,固然有不得已的原因。
可嚴格來說,未嘗不是背棄老劉。心裡一直彆扭著,故而並沒有同意作為劉賢的內應,或者離開曹魏勢力。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在堂中徐庶還有一言未說。
這北地三族如果真有聯合,只怕在雍涼之地的羌氐二族,也摻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