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君侯,江夏丟了!”
“怎麼,怎麼可能!”
......
日前,也就在曹仁出兵江陵,關羽進攻襄陽之際。
江東方面分兵兩路。一路以甘寧為主帶三萬兵馬取荊南,一路以陸遜為主取江夏。
要攻江夏,從柴桑出發一般情況是借長江走水路,先攻夏口港再取江夏城。
但陸遜卻是率軍先至廬江左近,便全軍上岸。竟然是打算走陸路,此舉自然引得周泰不解。
“伯言,我等走水路只需一天便至江夏、夏口,何以走陸路?這不是平白耽誤時間嗎。”
周泰,定位更像是許褚典韋。
保鏢,勇將的標籤更重些。但不像做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主帥的將軍也不是好將軍。
陸遜一個柔弱文人,雖然有平定部分山越,和濡須之戰的表現。
但這些戰功,顯然還無法折服周泰。
因而對於魯肅安排陸遜作為主將,節制自己還是有些許不滿。
“我等攻夏口再取江夏有兩弊,若先克江夏則有兩利。”
“攻夏口港,必使江夏有所防備。我軍兵少不過萬人,屆時攻城多有困難。不如集中兵力先行破城。”
“再者,奪下夏口,我軍必然分兵駐守。一旦關羽回援則夏口必失,繼而再來奪城我軍必敗。”
陸遜騎在馬上,解釋道。
周泰見陸遜說的有理,心下未找到反駁之處。便收拾心神,抓緊趕路。
行軍在江夏還有一半路程之時,卻見天上陰雲籠現。
“伯言,泰適才問過軍中斥候。言說以目前教程,到達江夏也彼是深夜,何況眼見天色陰沉。”
“不若再此先紮營寨,休息一夜再趕路?”
周泰又驅馬前來陸遜身邊,出聲詢問道。
“哈哈,幼平。此正是天賜良機!”
“紮營於野?哈哈,何如居於江夏城中也。”
哪知陸遜抬頭望了望天色,卻是大笑道。
“伯言,這,這是為何?”
周泰見陸遜不僅沒有安營打算,甚至聽言外之意,這是要趁著夜色在雨中前行?
“唯有如此,江夏才必不會覺察我軍來攻。以其懈怠才是我軍建功之期,才能以最小代價拿下江夏!”
雖說江夏一路平坦,但又是夜中又逢大雨。如此行軍,這如何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