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外,司馬懿看著城中突然泛起的滔天火光。
腳下一軟不由踉蹌數步,他心中明白此必是中諸葛亮火攻之計矣。
“來人速將攻取城門的我軍喚回,並營中人馬隨我去救曹仁將軍!”
曹仁攻北門帶走五萬人馬,其餘三門兩萬。所幸大營還留有一萬,不敢奢求其他只要救出曹仁大軍便時局不至於糜爛太多。
若曹仁陷落城中,那邊真是禍事了!
事情緊迫如此,司馬懿那還顧的上什麼藏不藏拙?若時無轉機,則大軍必將萬劫不復。
周遭留守將校聞言,卻是沒人膽敢耽擱,立時便去點上全軍前去接應救援。
而就在全軍焦急準備時,卻突然有士卒前來稟報。
營前有十數人在逗留,被士卒所圍。為首者風度不似常人,言說要見司馬懿。
“哦,是什麼人。嗯,速帶來!”
司馬懿聞言雖是不解,但值此時有如此變故都該一見。
難道,是孔明的勸降之人嗎?
很快士卒就將一個,神色略顯沉默的男子帶了上來。
“汝是何人,所來何事?若是孔明之說客,不必多言,請試某劍。”
司馬懿見到來人便直接問道,這會可沒時間耽擱。
若是曹仁死在江陵,自己也得交代。至於跑或者投降?也要考慮到在河內的司馬家族。
“某,潘濬。”
此人正是逃出江陵的潘濬,潘承明。
只是他既然走脫,如何還要盤橫江陵城外?
“來人,將此人脫下去,斬之!”
哪知司馬懿聽見潘濬自道姓名,竟然直接吩咐道。
前朝,江東遣闞澤前來。言說潘濬是江東間諜,這才有曹仁率大軍來攻。
可瞧城內大火,這分明是諸葛亮早有防備。
司馬懿想來,除了孔明提前得知絕無第二種可能。
那這個潘承明,到底是江東人還是劉備的人,就值得商榷了。
“劉業平道司馬懿為冢虎,是天下智者。濬瞧不然,怒而無智不足成大事。”
潘濬什麼性格?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見此依舊揣著身份,語氣不見任何情緒。
“前番闞澤來言,說汝為江東之人。而我大軍來攻,今中諸葛亮之埋伏,爾還有何言?”
司馬懿說罷,便再懶得多言,就要命人前來將潘濬斬殺。
其實他心中明白,潘濬來此必然不是送死,而是有什麼事要說於自己。
只是想以此佔據主動,不至於受其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