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回荊州的劉賢可不知道,成都有如何商議。他與小蠻等人往零陵趕回去,昨夜請辭後今日便走。
之所以這麼趕,則是因為零陵傳來訊息,兒子已經從江東接了回來。
當初與大喬商量過,寶寶在江東畢竟危險。待孩子滿月後,便交由劉賢。
“夫君,大喬姐姐總不能一直待在江東吧?”
蜀道艱難,馬車內顛簸至極,小蠻向劉賢問道。
“公子,不如妾命江東男公關,將夫人接回來?”
小蠻既然嫁於劉賢, 索性也不再瞞著。觀棋掌握宣傳部,自然也清楚。
她知道大喬在劉賢心中的地位,因此稱之為夫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正在看著書信的劉賢,聞言也將信放一旁,嘆息道。
“哎,喬兒恐怕不會願意回荊州。”
劉賢也想過,將大喬接過來。甚至想過滅掉孫權,如此再無阻擋。
可別忘了,孫策遺子孫紹也是由大喬帶著的。以大喬責任感,怎麼可能放心將孫紹留於江東呢?
再則,如今天下大勢,曹強而孫劉弱。
真攻打孫權,大事休矣。劉賢無法做到孫權這麼短視,也不可能用老劉的事業來成全自己。
“夫君是擔心孫紹?不如將孫紹也一同接來。”
以小蠻直來直去的性子,索性說道。
“夫人,孫紹畢竟是孫策遺子。他若失蹤,恐怕江東必不肯罷休。”
對此劉賢暫無心思解釋,還是觀棋為小蠻解答。
“哎,夫人,小旗子不必再說,待為夫思慮。”
“盤龍,先行止住行程,我要寫封回信。”
劉賢心煩莫名,直接阻止二女,同時對外吩咐道。
“蜀地這道路,等工程大隊入蜀,非要好好修修。”
“駕!全軍急行,咱們今年趕在零陵過年關。”
不一會,劉賢提筆寫完回信。索性也不坐馬車,換乘快馬。
馬車內的書信,寫著一首詩。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