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大事已經商量泰半。
劉備只覺心中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主公,大致如此。以賢之見,政治之興,國家之興。在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命,則大事可成,大漢三興立可待矣。”
劉賢康慨激昂,倒不是他真有個熱血沸騰,只是說些好話結束議事的意思。
“業平,可否與備再吃杯酒水?”
就在劉賢估摸著聊的差不多時,劉備卻並沒有放他下去休息,反而莫名道。
“額……主公有請,賢不敢辭。”
下人手腳麻利,也沒等多久。就端來個熾熱的炭盆,上了壺酒,一碟子豆子權當下酒菜。
“業平,請飲。”
“主公請。”
劉賢搞不懂老劉這突然一下,也沒等他疑惑太久,劉備鑫然開口。
“自零陵初識業平,至今已近兩年歲旦。”
劉賢並不答話,心知劉備必有下文。
“這兩年來,業平表現實可謂亮眼。不論零陵諸事,亦或軍謀政治。備自黃巾以來,所遇者除孔明外未見二人。”
“備知業平腹納宇宙,包藏宏才。然,業平之志卻不似於孔明,更不同於士元,公佑,子仲等人。”
“業平,備欲問業平之志,望能坦而述之。此間無君臣之別,只是備痴長年歲,做昆仲關切如何?”
劉備,他的魅力很多。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毅力不言而喻。歷經磨礪,任不滅心中夢想,你絕可以將他視為理想主義者。
但他還有一項獨特的,專屬於他的個人魅力。
可稱之為好大哥,或者說“寬厚長者”。
孔明有遠大抱負,有救國志向。如士元等人,也有治國齊家平天下之心。
或者說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無不胸懷,“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志向。
但劉賢不同,他穿越前就一個平頭老百姓。所做一切,也不過是儘量在漢末好生存一些。
此次入蜀,也不過是為了兒女私情。如今大事既定,又起了疲軟心思。
想著接來大喬,再全家遷居蜀地。從此“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對此,劉備自然是察覺到的。在他眼裡,或者這個時代看來。都理解不了一條鹹魚,還是一條有能力的鹹魚。
“哎,既勞主公垂問,賢不敢隱瞞。”
“賢志不在權名,權名者身之賓客也,沉浮榮興百載懼滅。亦不在財祿,財祿者害身之本,投隋珠而射飛禽,不知深井在後。”
“賢所志者不在天下,天下熙攘利益交交。大勢分合天命也哉,人力有窮豈可抗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