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都和劉備交好,但這兩人相互間不對付。後面賴恭被吳巨逼走,投靠了劉備,並被封為鎮遠將軍,蜀漢時期也在活躍。
吳巨繼續守著蒼梧,直到建安十六年,被孫權所表的交州刺史步騭誘殺。
這次,因為劉賢這個小翅膀,倒讓吳巨躲過了殺生之禍。
這個還要說回去年新農法,當時劉賢為了增加糧食產量。
自然而然想到了紅薯,占城稻這兩大殺器。
但交州又太遠,把自己的親兵派過去難免捨不得。隨即將這兩種農作物告知劉備,想著老劉派人去找。
老劉一聽說有能養活整個大漢,至少三倍人口的農產神器。哪裡肯放過,自然想起了遠在交州的好盆友吳巨。
過了近一年了,兩大神器還是沒有訊息,劉備等人都快忘了這事。
吳巨雖然找了近一年,也沒找到什麼“占城稻”,“紅薯”。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卻在靠近交趾的某處野外找到一片稻田。
稻田畝產近八石,前文有述。目前畝產在三五石左右,取決於貧土或者良田。
而經過劉賢精耕細作法,畝產也只在八石左右。這一片稻田,不過原始耕種之法,若是行新法……
自從孫權佔據交州後,吳巨想反打不過,不反又怕被孫權所害。
隨即打定主意,舍了蒼梧,帶上財物與三千兵馬投靠劉備。
蒼梧郡離荊州可不近,也多虧交州新定。士家與孫家還未完全信任,才一路平安回到荊州。
劉備攜手與吳巨進城交談不提,劉賢卻死死盯著三輛糧車。
吳巨回荊州前,便透過交州情報系統,提前將高產穀物的訊息告知過劉備。
做為老劉手底下,最“擅長”農事的劉賢自然也提前知道。
“業平,這只是一畝良田所產,何必如此呢?”
龐統見劉賢沒有一同入城,反而死盯著糧車,疑惑問道。
“哈哈,士元你可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劉賢暢快大笑道。
“這是什麼童謠暱語?業平是說,以此穀物培育之種,也定會高產?”
龐統不是庸人,眼睛一轉便明白劉賢之意。
“哈哈,士元機敏,確實如此。聽吳巨言,這稻穀畝產有八石。縱然因為水土肥沃之故。以賢推測,新式農法也能填補差異,畝產可達十石。”
(一石約等60斤,漢代有分小畝大畝等,本文統一為現代一畝)
“十石!”龐統聞言瞠目結舌道。
若這真有十石,便能多養活大漢目前人口的至少三,五倍!
劉賢與龐統又聊了幾句,憧憬未來。直到劉備叫人來請,才進了城中。
這會老劉和吳巨還在談笑風生,也就不好打擾。
稍後和老劉說一聲,便叫人將高產糧拖回零陵,等劉賢回去育種。
後由劉備命名,此稻便稱之為為“交州稻”。
臨近中午時分,數十士卒護衛的一輛馬車也終於駛來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