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餘晚晚是打算給秦洋和張彬彬倆小哥們各自選一個院落,但是兩個小傢伙都以自己還小,並且不想分開的原因,依舊住在一起。
索性一家子還是住在三進院中,兩邊的院子分別還是給了小哥倆,至於兩個小傢伙晚上想去哪邊睡都隨他們。
三進院裡剩下的一處,餘晚晚便整改成了廚房,將原先有的小廚房直接捨棄,堆放了雜物。
兩個耳房分別做了沐浴和廁所間。
這時候城裡已經有了抽水馬桶,但是價格是相當的昂貴。
好在餘晚晚身上還有著廠房的錢,倒也不缺。
只是坐式的馬桶餘晚晚沒弄,倒是讓人改成了蹲式。
三進門加後宅的改裝差不多就是這樣。
二進門裡餘晚晚將一邊的屋子全部打通,改成了鍛鍊身體的屋子,另一邊也同樣打通,但卻沒有擺放任何的東西。
秦有坤父子三人都很疑惑這屋子的用處,餘晚晚只是看著秦洋和張彬彬倆笑而不語。
前院餘晚晚是打算裝客房,客廳,書房等。
每一進的二房都有廁所和沐浴的地方。
只不過現在一家三口基本上活動都在三進門的院子裡,所以這些都暫且沒有動。
參觀完,半修葺完成的整個三進院,一家四口都已經累癱。
當初買下來的時候,也是逛過,倒是沒有這感覺,沒想到再一次仔細逛過後,竟然都累的不成樣。
唯一好點的,估計也就秦有坤了吧。
中午的飯,餘晚晚是沒有心情燒了,爺三個自然也是不捨得累癱的餘晚晚再累著,所以一家四口直接就去了外面吃。
周圍鄰居都知道旁邊那間三進院裡面,現在已經不再是魚龍混雜而被一家人給買下來了,都挺好奇的。
所以在看到亮眼的一家四口後,都誤以為是京市或者滬市來的人,也難怪是能買下三進院的人。
現在改革開放,已經有不好在動盪前的四合院被真正的戶主給拿著地契收了回去,被催著搬離的人家都想早點找到一個可以住的地方。
但縣城裡的房子又小价格對他們來說又貴,這不心裡就打起了其他主意。
所以,當餘晚晚一家四口吃完飯回來時,陸陸續續開始有著周圍四合院裡面的住戶上門來。
一家四口:“……”
咋縣城裡的鄰居,比著他們在村裡的鄰居還要熱情?
不都說縣城裡的人,大多都是看不上鄉下的人嗎?
不過甭管人家熱不熱情,餘晚晚今天還是統一都將人給婉拒在了門外,只說剛到還沒收拾妥帖,不方便招待,等到收拾好了之後再一家一家的拜訪。
對於餘晚晚的‘冷淡’,左右鄰居更確定對方就是從大城市裡面來的,所以她們一個個都更加熱情起來。
餘晚晚沒法,只能接著受著,再回禮回去。
這個時代實在是太熱情。
於是就在這雙方都打著啞謎,不在一條線上的腦回路上,時間也轉眼就到了九月開學季。
餘晚晚跟著幾個鄰居一塊兒送孩子們去了新學校。
這幾個月裡,餘晚晚已經從所有的熱情中,找到了誤會與原因。
不過大家看她為人也挺利落,都願意繼續來往。
當然,一部分人,還是在打著她家院子裡空屋的主意。
只是現在都是法治社會,主人家不同意,又不能搶,只能幹看著,說點酸話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