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可重用、有大胸襟,但謀國大才算不上。”
“楊漣正直敢言,但往往不識大體,當貶,留京只會害他害國。”
“盧象升,我東林中,文武雙全者也,有韜略,可大用!”
“錢謙益,只可為翰林,可用但不可大用。”
“侯恂,結黨營私,門戶之見頗重,不可用。”
“周延儒,愛財如命!”
“李邦華,出身寒微,有整頓天下之志,可大用!”
……
葉向高把東林黨官員一個個都認認真真地列了出來,且寫出了自己的評價。
張貴不得不承認,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葉向高所提的這些人基本上和在歷史上後面的表現很相符合。
另外,他不得不承認葉向高其實是有識人之明的,也難怪能使東林人敬服,但就只是不願意做第二個張居正而已。
“你說你,要是謀國多好,就憑你這識人的本事,不愁不能生前也得個太師之名。”
大明上一個生前封太師的還是張居正,張貴這話也算是不言而喻。
葉向高只是一笑,老老實實地繼續寫著東林名單。
“袁可立、李邦華、盧象升,這些可大用者,你給他們寫封親筆信吧,就讓他們以後跟著本皇親幹,時間還早,拖到明晨,你再上路也不遲。”
張貴在他寫完後又吩咐道。
葉向高聽後看了張貴一眼:“魏忠賢只是要我葉家的錢,您國舅爺卻是要葉家的人,比他姓魏的還狠!”
張貴的確是想奪走葉向高的政治遺產,榨乾他最後的一點價值,且道:“不只是他們,汝妻兒,我也會照拂的。”
“你!”
葉向高驚詫地看向張貴,咬牙道:“僕囡囡才十歲!”
張貴笑了笑:“看來你老不老嘛!難怪有貪生之戀。”
葉向高又問:“僕寫了,他們不一定會聽。”
張貴道:“這不重要,真正可用者,會親自來調查親自看看本皇親如何行事的。”
“好吧,僕寫就是。”
葉向高回道。
隨著一聲雞鳴傳進詔獄,葉向高才提著一雙痠疼的手上了路,被自縊於詔獄。
……
熬了一夜的張貴則拿著東林名單去了西苑,正巧,看著魏忠賢帶著人抬著許多大箱子來。
魏忠賢一見張貴,就趕緊迎了過來,笑道:“國舅爺,您現在可以隨便找咱家要銀子了,您猜咱家抄了多少,白銀就足足三十多萬兩!”
張貴淡淡道:“一般般吧,信不信我將來能給你一次性抄上千萬兩出來。”
張貴知道魏忠賢很想證明自己,但他就是故意不給魏忠賢一點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