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麼朕便下旨,從今往後,秦家的賬目以及稅款查抄都由唐市監負責整理與處置,愛卿們可有異議?”
這件事算不上好差事。
逼著秦家交稅,自然不會拿到“過路費”。
眾臣誰也不會與唐清柔爭搶。
“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異議,此事便這麼定下來了,唐市監,你還有本啟奏嗎?”
天子向來不喚其職,一口一個愛卿喊得親切。
如今秦小滿願意交稅,他們也同意了。
卻還問唐清柔有無本奏。
讓不少人都意識到,事情有些反常。
姚尚書更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似乎冥冥之中,事態即將不受控制。
“陛下,臣還有本啟奏。”
唐清柔掩飾不住臉上的笑意。
一切進行得太順利了!
她原打算利用秦公子補稅當作引子,淡化秦家的影響力,以防成為別人的靶子,引來文武百官的不滿。
認為這個頭是秦家開的。
沒料到,朝中對秦家不滿而落井下石的人這麼多。
不僅沒有反對秦家補稅,反倒連皇商不納稅這一條都給改了。
既然如此。
那麼她接下來要做的事,有了前車之鑑,也有成功的可能性!
“說!”
天子金口一開。
唐清柔馬上從寬大的官服袖子裡,掏出厚厚的一沓奏摺。
“陛下,微臣在釐清各地商行收益時,發現大乾近三成的商戶都是不納稅的……”
她的話還沒說完。
周尚書馬上伸手指著她大喝一聲。
“唐市監,你不要信口開河!互市司隸屬戶部,你所掌管的資料,最終都在戶部借調檢視,可各地送來的賬目,都是籠統的一個數額,你說三成商戶不納稅,是從何得知的?”
周尚書警告她。
“你才當了幾天的互市監,門路都沒摸到竟敢當眾胡說八道!”
對於商戶掛名的情況,周尚書自然是早就知曉。
但周家掛名也不少。
光是他每年的孝敬就有三五萬兩,怎能讓唐清柔斷了他的財路。
“陛下,這封奏摺上,是微臣透過各地匯總的商戶開契目錄、民生消耗以及繳稅情況進行的比對,微臣並非沒由來得找一個數字胡說,微臣是有依據的。”
面對周尚書的質問,唐清柔淡定自若,對答如流。
天子在昨日的奏摺上,便知她有依據了。
但根據天子的猜測,以為是因為唐家的原因,唐清柔掌握了商戶掛名的證據。
萬萬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