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這兩年絕對不會漲價。
“秦公子可以賣貴一些,這個味道值得。”
柴貴摸著吃撐的肚皮,依舊不敢相信,這世間有人能夠將豬下水做得如此好吃。
讓人吃飽了都想再來兩口。
“我讓人做出這些菜的初衷,是因為山上的佃戶捨不得吃肉。”
“那些經常吃肉的人確實不在乎一斤肉貴幾文錢,可是那些連肉渣都捨不得吃的人,要是連豬下水都吃不起,這世道,是不是太可悲了?”
秦小滿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柴貴仔細琢磨了這番話以後,面露愧色。
他也是被新奇的熟食能夠賺大錢的想法迷住了眼。
豬下水假如賣成高價,以後也會走上滷鵝滷鴨的老路。
最後不僅賣不了多少豬下水出去,反倒讓最需要這種吃食的人享受不到這種美味。
想象裡提高價格能夠賺更多的錢也只是一時的,而並非長久之法。
“秦公子,我們只是出攤位,定價權掌握在你的手裡。”
柴父人雖老實,但也十分上道。
他頭一次接觸秦公子。
以前還不懂,為何榮州商戶竟以秦小滿這個十六歲的娃子為尊。
如今,他懂了。
別看他賣肉食多年,但論格局與眼界,卻遠不及秦公子。
“行,那麼,秦家以後的滷菜,在劍南道範圍內的,便全部交給柴家來賣,還是按我剛說的,你們抽兩成紅利。”
此話一出。
柴父和柴貴既驚又喜。
這代表著,藉助著秦家滷肉熟食,柴家肉鋪從今往後,不止是富陽第一肉鋪。
還能成為劍南道第一肉鋪!
“柴叔,這個條件你們還滿意嗎?”
秦小滿覺得做生意嘛,還是得有商有量。
什麼都是他說了算,顯得他過於霸道獨裁了。
兩成紅利真的不算多,柴家肉鋪到時候因為秦家滷肉而擴張,需要大筆的銀錢。
他等著柴家父子倆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