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看完信,面色大變。
“老於,快去備車!”
沈國丈將信揣進胸口裡,越過屏風往裡間走去。
“夫人,我進宮面聖,你暫且再小睡一會兒,進宮去見娘娘!”
“唔……見娘娘?為何?”
沈老夫人還睡得正迷糊,睜眼看了下外面的天色,嚇了一跳。
“你這麼早進宮,到了正在上早朝,你可要在外面等上至少半個時辰,不如隨我一起先去見娘娘。”
別看身為國丈,但已是六十高齡。
原本的閒職早已退位。
沈家也不摻和朝堂爭鬥。
家裡諸子也皆是天子親信耳目,擔任高不成低不就的官職。
沈老夫人還真想不到,能有何急事,讓她家老爺冒著風雪去面聖。
“事關重大,等一等也是值得的。”
沈國丈伸手摸了摸胸口的信件,想到信上所說的內容。
哪怕周身一片寒涼,心中卻湧起一股熱意。
“秦家,不枉陛下賞賜的忠義牌匾。”
羽絨服。
雖未曾穿上身,但只是想到這三個字,便感覺到了一股暖意。
文羲有了舉薦羽絨服之功,就能從劍南道遷官,榮歸京城了。
沈國丈麻利地穿戴整齊,又多拿了一件兔毛拼起的大氅。
出門看到凍得鼻尖和臉頰泛著青紅、瑟瑟發抖的管家,將大氅披在管家身上。
“進宮!”
富貴人家遇到這樣的天寒地凍,尚且倍感嚴寒。
更別提戍守北疆的將士。
有羽絨服此等寶物,必當讓天子知曉。
早一日給北境將士們安排上,便能少一日嚴寒。
……
金鑾殿上。
天子聽著玉階下面,文武百官彙報完各地發生的近況。
好不容易因為再生稻滿足了賑災的需要,而寬鬆了沒幾日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今年曆經旱災、澇災和蝗災,原以為到了冬日,能好好地貓一個冬。
就等著增產稻秧成熟,在青史上再添一筆豐功偉績。
如今看來,不讓他下罪己詔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