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前來吃飯的不少人,全部朝著城西跑去。
還有不少人從酒樓的後門,趕著送貨的板車載著人往城西奪路狂奔。
“怎麼都往城西跑?”
“招工了!秦家又招工了!”
秦家當初在富陽開出來的工錢和待遇,已在劍南道工行裡,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
他們既想去秦家抱上金飯碗,又擔心傳聞有誤。
在不少人的觀望中,上次秦家店鋪開到天府來招工,許多人硬是沒趕上。
“上回秦家酒樓招夥計,我以為一天二十文錢加收益分紅是假的,還擔心酒樓開不下去白乾工,現在悔得腸子都青了。”
“別說酒樓了,秦家賣香皂的鋪子和我家只隔一條街,我當時瓜兮兮地沒去,我鄰居去了,上了三天工表現好,發了一塊香皂呢。”
“也不知道秦家制衣要制啥子衣服,我會用紡車紡線,我去看看。”
“我在董衣製衣行幹了十年,我一定能行。”
眾人聞訊,紛紛往西奔走。
訊息傳開來,近千人往城西浩浩蕩蕩而去,引起了不少人的側目。
一下子。
秦家要開製衣行的訊息,像插上了翅膀。
不多時便在天府城中傳開了。
……
咚咚咚!
秦小滿將“秦氏製衣行”的簡易木牌釘在大門右側。
退後一步,仔細瞧一瞧,好像有些歪了。
“湊合著用。”
做大事者不拘小節。
秦小滿推開大門,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綠。
真綠。
金氏營造一百二十畝的佔地,長八寬一,其中一半是工房,面積屬得上大。
可中心的空地也多。
空地原本都是夯實了地基,用來放置建材的。
但是由於金老闆歇業了一個月,結實的地基下面也鑽出了許多綠草。
在充沛的雨水灌溉下,此時已經長到了膝蓋高。
“看來招到工人的第一件事,就是除草。”
秦小滿沿著空地走到工房的主體前,朝著左右觀望。
工房是按U型來蓋的,深度有十丈左右,二十丈一隔間,採光相當好。
“按照這個框架,基本上不用做何改動。”
秦小滿比劃著正中的一排,那裡正適合做庫房。
然後左右兩條流水線。
完美的廠房流線。
“清洗、裁剪、縫合、成品檢驗,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