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接下來的話,可以讓胡德適更加優越。
“是啊,地主之流,在古時無法當官,被稱作商賈之流,難登大雅之堂。”
秦小滿的一番自嘲讓臺下的董繼澤撇了起嘴。
“可自從前朝開始,士農工商齊發展,特別是到了當今天子這一代,商賈之流如果有賢德也能賜予功名。”
“秦先生,我們在辯論‘女子為官’一事,請你不要跑題。”
胡德適感覺到秦小滿是話裡有話,在鋪墊著什麼,及時制止。
“我沒有跑題,我們不是一直在討論,‘女子為官’開先河的事?”
秦小滿依然還是反問句。
胡德適一時間想不透其中的關聯,只有沉默以對。
“大家剛才也聽胡才子說了,官員的選拔,科舉制度從寒門中選取優秀的人才,也不是古來就有的。”
此話一出,胡德適心中悚然一驚。
明白了秦小滿的話術套路。
可惜。
已經晚了。
“我不是……”
“胡才子先彆著急辯解,聽我把話說完。”
秦小滿環顧著臺下那些反對聲最強烈的人們,一本正經地詢問。
“那你們說,這個科舉制度在前朝是否算得上開創先河?當時有沒有人反對呢?”
還是反問!
胡德適張了張嘴,卻沒辦法回答。
自然是有的!
“一定有啊!”
臺下,幾個書生模樣的人,搖頭晃腦地背誦起來。
“文帝新政,以科舉制選拔寒門子弟入朝為官,欲改變世襲罔替、權貴世家把持朝政,使朝廷日益腐敗的頹勢,引得全朝上下皆是反對。”
“反以剷除貪官為由,致使朝廷人手不足,破格提拔美名遠揚的寒門才子,耗時十五年,斬殺百餘名三品以上大員,終見成效。”
背完相關的史書記載。
不少明眼人,忽然意識到了什麼,臉上神情變得複雜起來。
秦小滿可不管他人如何,接著書生們的話茬接著往下辯。
“是啊,當初權貴世家繼承官職,科舉制度是開創先河遭到全朝堂上下的反對,反對者當時一定也以未有人開創先河的說辭來反對這一制度。”
秦小滿舉起雙手,比劃著臺上臺下身穿各個書院服飾的書生與先生。
“可你們看今日,透過科舉制度選拔官員,已成為了主流趨勢,近九成的官員,都是透過科舉制度選拔上來的。”
“當年反對科舉制度的,是世襲罔替的受益者,那麼今日反對‘女子為官’的人,又是什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