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章先生請看,我還用更改嗎?”
查驗答案的五人不約而同地露出錯愕與震驚的表情。
光從他們的反應便能看出,紙上的答案是對是錯。
“秦小滿,你怎麼會算這麼快?”
賈書生最先反應過來,氣勢洶洶地逼問。
這兩道題目,他剛看到的時候,還推演了半天才得出答案。
為何?
為何秦小滿只不過半盞茶的工夫……不!
“十道題分攤開來算的話,幾乎是剛唸完題目,你就知道的答案,這絕不可能!”
賈書生髮現了其中的關鍵點,叫得更大聲。
剩下的常書生與錢書生對視一眼。
確認了彼此出的題,也被秦小滿破解後。
他們也隨聲附和起來。
“我出的題目雖不如賈兄,但計算起來非常複雜,我給大家念念:有一板車水果,有一百三十八斤蘋果、六十九斤鴨梨、七十四斤核桃、五十二斤板栗、二十九斤柿子。”
光是這堆斤數不帶重複的水果,聽得臺下不少人都三五成群,你記一種、我記一種。
常書生停頓一下,等大家記得差不多,這才接著往下說。
“蘋果五文一斤、梨三文半一斤、核桃十文六厘一斤,板栗兩文三厘一斤、柿子四文八厘一斤,包車賣打八折半,問這一板車水果全部買下來要多少銀錢?”
光聽常書生說的數目。
臺上臺下聽的人都皺起了眉頭。
一文十厘錢。
一斤水果一般都是整數賣,再不濟也只會加減半文,根本沒有按厘賣過。
誰會把一文銅錢掰成十份去買東西?
有人願意掰,也沒人願意收。
買得多了都會抹掉零頭好算賬。
假如誰家水果像常書生說得這樣賣,遲早因為算不清賬而關門歇業。
題不難,就是算數。
可這個算數沒有規律,不像先前術先生出的相加題目,能夠找得到規律,走捷徑計算。
大家光是算其中一種水果,就算得腦仁疼。
對秦小滿這麼快解答出此題,皆是半信半疑。
“秦先生算數再厲害,五文一斤加一百三十八次,一百好算,再來三十八,剩下的按湊整湊零的算,也不可能這麼快。”